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9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6页 |
·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特点 | 第9-13页 |
·我国养老需求及现状特点 | 第13-16页 |
·相关概念解析及国内外研究 | 第16-25页 |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6-18页 |
·相关概念的国外研究 | 第18-22页 |
·相关概念的国内研究 | 第22-25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第25-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框架 | 第26-27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27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27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2章 北京市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建筑策划的特点及必要性 | 第29-51页 |
·建筑策划的基本理论研究 | 第29-35页 |
·建筑策划的涵义 | 第29页 |
·建筑策划的起源和发展 | 第29-31页 |
·建筑策划的内容与范围 | 第31-33页 |
·建筑策划的程序 | 第33-35页 |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及需求研究 | 第35-40页 |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需求 | 第35-38页 |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需求 | 第38-40页 |
·北京市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建筑策划的特殊性 | 第40-47页 |
·北京市既有居住区规划历程 | 第40-44页 |
·北京市既有居住区的功能系统组成 | 第44页 |
·北京市既有居住区的服务管理模式特点 | 第44-45页 |
·老龄问题对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的影响 | 第45-47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建筑策划的必要性 | 第47-50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建筑策划的特点 | 第47-48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建筑策划的影响因素 | 第48-49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建筑策划的必要性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北京市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建筑策划的程序和方法 | 第51-60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建筑策划的依据 | 第51-53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建筑策划的政策依据 | 第51-52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建筑策划的原则 | 第52-53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建筑策划的一般程序 | 第53-58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目标的确定 | 第53页 |
·建筑策划条件调查与数据统计 | 第53-56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的空间构想 | 第56-57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的技术构想 | 第57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的经济分析与策划 | 第57-58页 |
·既有居住区改造建筑策划的主要方法 | 第58-59页 |
·模拟法及数值解析法 | 第58-59页 |
·多因子变量分析法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北京市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建筑策划的主要内容 | 第60-109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目标的确定 | 第60-67页 |
·既有居住区类型特征分析 | 第60-64页 |
·调整居住区功能用地结构 | 第64-65页 |
·改造利用居住区内旧建筑 | 第65-66页 |
·改善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 | 第66-67页 |
·既有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与功能组织 | 第67-78页 |
·细化老年服务设施的项目类别 | 第68-74页 |
·完善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的层次布局 | 第74-75页 |
·合理安排老年服务设施的组织结构 | 第75-77页 |
·完善居住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 | 第77-78页 |
·既有居住区外部空间改造设计 | 第78-88页 |
·居住区户外空间改造 | 第78-80页 |
·居住区道路交通系统改造 | 第80-83页 |
·居住区绿地系统调整 | 第83-84页 |
·居住区无障碍环境设计 | 第84-88页 |
·既有居住区建筑及室内设施改造设计 | 第88-100页 |
·老年人居住模式 | 第88-92页 |
·适老住宅户型改造设计 | 第92-95页 |
·适老住宅面积及套型比 | 第95-97页 |
·适老住宅室内环境改造 | 第97-100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设备改造 | 第100-106页 |
·改造和完善住宅室内设备 | 第100-103页 |
·多层住宅加建电梯 | 第103-105页 |
·规范信息智能化设备 | 第105-106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的经济技术措施 | 第106-108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的资金筹集 | 第106页 |
·既有居住区适老改造的技术措施 | 第106-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结语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