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花生论文

花生油脂合成关键酶基因DGAT3、SAD的分子特征分析与FAD2的转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前言第12-24页
   ·植物油脂合成的途径第13-15页
     ·植物脂肪酸的合成途径第13-14页
     ·油脂的合成第14-15页
   ·植物Δ9-硬脂酰 ACP 脱氢酶基因(SAD)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植物 SAD 基因的序列特征第15-16页
     ·植物 SAD 蛋白的结构与特征第16页
     ·植物 SAD 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植物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D2)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植物 FAD2 基因的序列特征第17页
     ·FAD2 促成高油酸性状的遗传基础第17-18页
     ·花生 FAD2 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植物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DGAT)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植物 DGAT 蛋白分类第19-20页
     ·植物 DGAT 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花生栽培种起源及花生区组种间亲缘关系研究第21-23页
     ·花生属植物的分类第21-22页
     ·花生栽培种与二倍体野生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第22-23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3-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38页
   ·花生 DGAT3 和 SAD 基因的克隆试验第24-32页
     ·试验材料第24-25页
       ·植物材料第24-25页
       ·主要试剂第25页
     ·试验方法第25-32页
       ·花生 DGAT3 和 SAD 的引物设计第25页
       ·花生幼果总 RNA 的提取第25-26页
       ·总 RNA 的检测第26页
       ·所提取 RNA 的逆转录第26页
       ·目的基因 DGAT3 和 SAD 的 RT-PCR第26-27页
       ·花生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27-28页
       ·以 DNA 为模板 PCR 扩增 DGAT3 和 SAD第28-29页
       ·目的基因的胶回收第29-30页
       ·目的片段与 pEASY-T1 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第30页
       ·阳性重组子鉴定和测序第30-31页
       ·序列分析第31页
       ·质粒 DNA 的提取第31-32页
   ·花生 SAD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2-34页
     ·试验材料第32页
       ·菌种和质粒第32页
       ·酶和试剂第32页
     ·试验方法第32-34页
       ·表达载体构建的技术路线第32-33页
       ·表达载体构建具体步骤第33-34页
   ·花生 FAD2 的转化试验第34-38页
     ·试验材料第34-35页
     ·试验方法第35-38页
       ·基因转化方法第35-36页
       ·转基因花生的鉴定第36页
       ·T_0代转基因苗移栽第36-37页
       ·T_1代转基因植株的种植第37页
       ·T_1代转基因植株的 PCR 检测第37-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58页
   ·花生 DGAT3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38-45页
     ·花生总 RNA 的提取及逆转录第38页
     ·花生 DGAT3 扩增及测序结果第38-40页
     ·花生 DGAT3 核苷酸序列分析第40-42页
     ·不同栽培品种 DGAT3 核苷酸序列分析第42-43页
     ·不同野生种 DGAT3 核苷酸序列分析第43页
     ·栽培种和野生种 DGAT3 序列的分子进化分析第43-44页
     ·花生 DGAT3 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44-45页
   ·花生 SAD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45-54页
     ·花生 SAD 的克隆第45-46页
     ·丰花 2 号 SAD 核苷酸序列分析第46-50页
     ·花生 SAD 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50-51页
     ·3 个栽培品种和 2 个野生种间 SAD 核苷酸序列分析第51-52页
     ·花生与其它油料作物 SAD 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52-54页
   ·花生 SAD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4-55页
   ·花生 FAD2 基因的遗传转化第55-58页
     ·Kan 抗性转基因植株的获得第55-56页
     ·T_0代转基因苗大田移栽及 PCR 检测第56页
     ·T_1代转基因植株种植及 PCR 检测第56-58页
4 讨论第58-62页
   ·花生栽培种与二倍体野生种之间亲缘关系的探讨第58页
   ·花生区组二倍体野生种 A. batizocoi 的分析第58-59页
   ·花生两条 DGAT3 序列的差异分析第59页
   ·花生 DGAT3 的多态性与含量油的相关性分析第59-60页
   ·花生两条 SAD 序列的差异分析第60页
   ·表达载体构建的注意事项第60-62页
5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附录1:主要化学试剂及缓冲液配制第71-72页
附录2:常用培养基配方第72-74页
图版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淮冬麦区175个小麦品种的SSR多态性及其与株高、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下一篇:彩色小麦遗传多样性与籽粒色素含量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