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问题研究--以对话理论和汉娜·阿伦特为视角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3页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第9-10页
   ·研究前所要明确的一些问题第10-12页
   ·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第12-13页
1 对话理论及其独白概念与汉娜·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理论第13-21页
   ·对话理论及其独白概念第13-15页
     ·对话理论概述第13-14页
     ·关键概念:与对话对立的独白第14-15页
   ·汉娜·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理论第15-18页
   ·对话理论与该理论中的独白概念与公共领域理论的关系第18-21页
     ·研究对象:对话理论中“对话与独白”与公共领域“言说与行动”存在关联性第18-19页
     ·理论前提:对话理论与公共领域理论都强调人的复数性第19页
     ·网络中公共领域建构的主要问题都与独白概念相关联第19-21页
2 主体建构问题:网民间存在交流的困境第21-31页
   ·网络中存在网民间交流的困境第21-25页
     ·网民作为主体的多角度分析第21-23页
     ·网络中交流的困境表现第23-25页
   ·网民的独白是交流的困境产生的重要原因第25-26页
     ·独白的心理特征导致交流的困境第25-26页
     ·独白的网络法则导致交流的困境第26页
   ·交流的困境对公共领域主体建构的负面影响第26-31页
     ·交流的困境使“潜水”的网民取代了“言说与行动”的网民第26-28页
     ·交流的困境强化了网民行为的“不可预见性”第28-29页
     ·交流的困境强化了网民行为的“不可逆转性”第29-31页
3 空间建构问题: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界限的模糊第31-38页
   ·网络中存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融合的现象第31-34页
     ·网络重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第31-32页
     ·网络中公共领域私人化趋势与私人领域公共化趋势并存第32-33页
     ·网络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融合形成社会领域第33-34页
   ·独白与融合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相互作用第34-38页
     ·独白促成了融合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形成第34-35页
     ·融合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塑造了一个独白的空间第35页
     ·融合的公私领域对公共领域空间建构影响的辩证分析第35-38页
4 语言建构问题:网络语言创造性与规范性的矛盾第38-46页
   ·网络语言的创造性是网络公共领域的特征体现第38-40页
     ·网络语言具有创造性的原因第38-39页
     ·网络语言的创造性与公共领域的“彰显”相契合第39-40页
   ·网络公共领域要求网络语言具备规范性第40-41页
     ·网络语言的规范性是“言说与行动”的基本条件第40页
     ·网络语言的规范性是“显现空间”的前提条件第40-41页
   ·网络语言中的独白加深了其创造性特征与规范性要求的矛盾第41-43页
     ·符号分析:独白语言易使网络语言符号从创造性滑向任意性第41-42页
     ·话语分析:权力话语的独白扭曲了规范性第42-43页
   ·网络语言的矛盾给语言建构带来的风险与规避策略第43-46页
     ·创造性的过度发展使“言说”沦为语言狂欢的风险第43-44页
     ·规范性的过度强调使“彰显”丧失活力的风险第44页
     ·风险规避策略第44-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性化传播:后信息时代的主流传播
下一篇:《南方周末》“往事”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