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个性化传播:后信息时代的主流传播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2页
   ·问题的缘起第8-9页
   ·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本文的基本框架第11-12页
1 个性化传播及相关概念第12-16页
   ·个人化与个性化的关系第12页
   ·大众传播、分众传播与个性化传播第12-14页
   ·后信息时代与个性化传播第14-15页
   ·新媒体与个性化传播第15-16页
2 后信息时代的个性化传播第16-32页
   ·后信息时代的个性化传播吻合长尾理论的个性化实质第16-19页
     ·后信息时代的个性化传播可实现对信息长尾的覆盖第16-18页
     ·后信息时代的个性化传播在形式与内容上均实现了个性化第18-19页
   ·后信息时代各大媒介的个性化传播第19-32页
     ·定制化与无纸化的纸媒个性化传播第19-22页
     ·智能化与网络化的电视个性化传播第22-26页
     ·用户体验高于一切的网络个性化传播第26-29页
     ·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让手机的个性化传播充满无限可能第29-32页
3 个性化传播在后信息时代必成主流第32-46页
   ·技术与商业的联合推动第32-38页
     ·传播科技对时代发展的影响第32页
     ·集成现代高新科技的个性化传播第32-34页
     ·个性化传播的巨大经济价值第34-35页
     ·科技背后的商业逻辑第35-38页
   ·传媒业的个性化趋势第38-41页
     ·个性化传播将成趋势第38-39页
     ·个性化传播将是传媒业的新蓝海第39-41页
   ·受众信息消费观念的转变第41-46页
     ·是否个性化将成为产品价值大小的衡量标准第41-42页
     ·个性化信息产品更迎合受众需求第42-43页
     ·受众主体意识的增强第43-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规训与抵抗--福柯理论视域的网络话语研究
下一篇: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问题研究--以对话理论和汉娜·阿伦特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