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 2 第四纪南方红土的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 ·南方红土年代学研究 | 第10-11页 |
| ·南方红土成因研究 | 第11-12页 |
| ·南方红土沉积环境及其古气候变化研究 | 第12页 |
| 3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 第12-15页 |
|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第1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15-27页 |
|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5-17页 |
| ·地质地貌 | 第15页 |
| ·气候和水文 | 第15-16页 |
| ·土壤和植被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27页 |
| ·剖面描述和样品采集 | 第17-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 ·数据处理软件 | 第25-27页 |
| 第2章 福建红土沉积的粒度特征 | 第27-41页 |
| ·不同类型红土沉积的粒度特征 | 第27-33页 |
| ·残坡积型 | 第27-30页 |
| ·坡洪积型 | 第30-31页 |
| ·冲积型 | 第31-33页 |
| ·总体粒度特征及区域对比 | 第33-41页 |
| ·粒度组成 | 第33-36页 |
| ·粒度参数 | 第36-39页 |
| ·频率曲线 | 第39-41页 |
| 第3章 福建红土沉积的环境磁学特征 | 第41-53页 |
| ·环境磁学参数的物理意义 | 第41-42页 |
| ·影响我国南方红土磁化率的主要因素 | 第42页 |
| ·红土沉积磁性特征 | 第42-50页 |
| ·残坡积型 | 第42-47页 |
| ·坡洪积型 | 第47-50页 |
| ·磁化率与粒度组成相关分析 | 第50-51页 |
| ·研究区红土的磁化率特征与区域对比 | 第51-53页 |
| 第4章 福建红土沉积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3-67页 |
| ·常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53-60页 |
| ·常量元素的组成特征 | 第53-55页 |
| ·常量元素随深度变化 | 第55-56页 |
| ·常量元素的相关分析 | 第56-58页 |
| ·风化强度 | 第58-60页 |
| ·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60-63页 |
| ·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 第60-63页 |
| ·微量元素随深度的变化 | 第63页 |
| ·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63-67页 |
| 第5章 福建红土形成年代及沉积环境变化 | 第67-73页 |
| ·典型红土剖面形成时代 | 第67-69页 |
| ·晚更新世以来红土记录的沉积环境变化过程-以CL剖面为例 | 第69-73页 |
| ·粒度特征指示的红土沉积环境变化 | 第69-71页 |
| ·常量元素指示的红土沉积环境变化 | 第71-7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7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展望 | 第74-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87页 |
| 个人简历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