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3页 |
| ·花粉壁结构和组成 | 第11-12页 |
| ·花粉壁的形成过程 | 第12-13页 |
| ·影响花粉壁形成的因素-初生外壁 | 第13-17页 |
| ·影响花粉壁形成的因素-胼胝质 | 第17-18页 |
| ·影响花粉壁形成的因素-孢粉素 | 第18-20页 |
| ·将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0-21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 ·酶和试剂 | 第24页 |
| ·主要数据库和软件 | 第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31页 |
| ·拟南芥种植与杂交 | 第24-25页 |
| ·拟南芥土壤种植 | 第24-25页 |
| ·拟南芥的杂交 | 第25页 |
| ·拟南芥总 DNA 的提取 | 第25-26页 |
| ·突变体的鉴定 | 第26页 |
| ·亚历山大染色 | 第26页 |
| ·胼胝质苯胺蓝染色观察 | 第26页 |
| ·拟南芥半薄切片观察 | 第26-28页 |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28页 |
| ·透射电镜观察 | 第28-29页 |
| ·载体的构建和拟南芥的转化 | 第29-30页 |
| ·激光共聚焦观察 | 第30页 |
| ·GUS 染色观察 | 第30页 |
| ·RNA 的抽提及反转录 | 第30页 |
| ·原位杂交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结果 | 第31-45页 |
| ·rpg1突变体的初生外壁沉积不规则以及不规律的小孢子膜波浪状 | 第31-32页 |
| ·CalS5在rpg1背景下的表达量降低 | 第32-33页 |
| ·RPG1和RPG2蛋白序列及表达分析 | 第33-35页 |
| ·RPG2的亚细胞定位 | 第35-36页 |
| ·RPG2在花药中表达 | 第36-38页 |
| ·原位杂交结果 | 第36-37页 |
| ·Real-time PCR 分析 | 第37-38页 |
| ·双突变体的构建以及表型分析 | 第38-41页 |
| ·双突变构建及表达分析 | 第38-39页 |
| ·rpg1rpg2 双突变表型分析 | 第39-40页 |
| ·种子数量统计 | 第40-41页 |
| ·rpg1rpg2 小孢子比 rpg1 小孢子降解严重 | 第41-42页 |
| ·rpg1,rpg2 单突变体以及 rpg1rpg2 双突变体的花粉外壁异常 | 第42-44页 |
| ·双突变的透射电镜观察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45-47页 |
| ·rpg1 在初生外壁形成过程中发挥功能 | 第45页 |
| ·与初生外壁形成有关的其他基因 | 第45-46页 |
| ·拟南芥 MtN3/saliva 家族基因 rpg2 与 rpg1 冗余并参与初生外壁的形成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