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记者在微博使用中的自我呈现--基于新浪微博加V认证记者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18页 |
| ·研究概述 | 第7-12页 |
| ·研究缘起 | 第7-9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框架 | 第10-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记者微博”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18-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研究对象 | 第19-21页 |
| ·抽样与设计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微博成为角色扮演的舞台 | 第23-35页 |
| ·微博提供新的活动空间 | 第23-25页 |
| ·角色扮演的前台 | 第25-35页 |
| ·技术平台转化为表演前台 | 第26-28页 |
| ·记者表演前台的具体形态 | 第28-35页 |
| 第四章 职业记者在微博中的“表演” | 第35-43页 |
| ·职业身份影响前台角色扮演 | 第36-40页 |
| ·抓住热点进行议程设置 | 第37页 |
| ·掌握话语权充当意见领袖 | 第37-38页 |
| ·表达对自身职业的不同感受 | 第38-39页 |
| ·同行间的声援与业务探讨 | 第39-40页 |
| ·多维界面扮演多重角色 | 第40-43页 |
| ·以公益人士身份助力弱视群体 | 第40-41页 |
| ·关爱亲人、朋友的家庭角色形象 | 第41-42页 |
| ·热爱生活,兴趣爱好广泛的形象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促进自我呈现的因素分析 | 第43-55页 |
| ·客观因素 | 第43-44页 |
| ·经济利益驱使微博媒介空间的扩张 | 第43-44页 |
| ·媒介技术推动后台行为前台化 | 第44页 |
| ·主观因素 | 第44-55页 |
| ·自我表达诉求 | 第45-49页 |
| ·公共信息传播诉求 | 第49-51页 |
| ·知识管理和分享诉求 | 第51-55页 |
| 第六章 微博中自我认同的路径与困境 | 第55-68页 |
| ·人际互动中进行自我认同 | 第55-57页 |
| ·从角色扮演看自我认同的构建 | 第57-60页 |
| ·舆论引导者身份的构建 | 第57-59页 |
| ·真善美角色形象的构建 | 第59-60页 |
| ·角色扮演中自我呈现的困境 | 第60-68页 |
| ·角色失调的表现 | 第60-64页 |
| ·产生角色失调的原因 | 第64-65页 |
| ·自我认同实现的对策 | 第65-68页 |
| 结论与反思 | 第68-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附录 | 第75-76页 |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