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6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14-15页 |
| ·小尺寸效应 | 第14页 |
| ·表面效应 | 第14-15页 |
| ·量子尺寸效应 | 第15页 |
|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第15页 |
| ·纳米材料制备、表征技术 | 第15-17页 |
|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 第15-16页 |
| ·纳米材料表征、分析技术 | 第16-17页 |
| ·钒类氧化物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及应用 | 第17-20页 |
| ·二氧化钒(VO_2)的结构、物理性质 | 第18-20页 |
| ·五氧化二钒(V_2O_5)晶体结构、物理性质 | 第20页 |
| ·钒氧化物的应用 | 第20-22页 |
| ·VO_2的应用 | 第20-21页 |
| ·V_2O_5的应用 | 第21-22页 |
| ·钒氧化物纳米结构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 ·VO_2纳米结构制备 | 第22-25页 |
| ·VO_2纳米结构性质及应用研究 | 第25-27页 |
| ·V_2O_5纳米结构制备、性质及应用研究 | 第27-30页 |
| 本文的工作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 第二章 VO_2纳米结构水热合成和气相合成 | 第36-58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偏钒酸铵和草酸合成多种VO_2(B)纳米结构 | 第36-41页 |
| ·纳米棒和片状VO_2纳米结构合成 | 第36-38页 |
| ·刺球状VO_2纳米结构合成 | 第38-39页 |
| ·空心球状VO_2纳米结构合成 | 第39-40页 |
| ·VO_2花状纳米结构合成 | 第40-41页 |
| ·五氧化二钒和草酸合成VO_2(B)纳米结构 | 第41-50页 |
| ·草酸浓度为0.06 mol/L时合成的VO_2(B)纳米结构 | 第41-43页 |
| ·草酸浓度为0.08 mol/L时合成的VO_2(B)纳米结构 | 第43-45页 |
| ·草酸浓度为0.098 mol/L时合成的VO_2(B)纳米结构 | 第45-46页 |
| ·草酸浓度为0.12 mol/L时合成的VO_2(B)纳米结构 | 第46-47页 |
| ·草酸浓度为0.16 mol/L时合成的VO_2(B)纳米结构 | 第47-49页 |
| ·橄榄状VO_2(B)纳米结构合成 | 第49-50页 |
| ·气相法合成VO_2纳米结构 | 第50-54页 |
| ·VO_2纳米线的气相法合成 | 第50-53页 |
| ·VO_2其他形貌纳米结构的气相法合成 | 第53页 |
| ·VO_2/ZnO核壳纳米结构的气相合成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第三章 VO_2纳米结构的湿度传感性能研究 | 第58-76页 |
| ·引言 | 第58-59页 |
| ·B相和M_1相VO_2花状纳米结构湿度传感性能比较 | 第59-68页 |
| ·实验过程 | 第59-61页 |
| ·B相和M_1相花状VO_2花状纳米结构的形貌分析和结构表征 | 第61-63页 |
| ·湿度传感性能测试 | 第63-67页 |
| ·湿度传感机制分析 | 第67-68页 |
| ·M_1相VO_2刺球状纳米结构湿度传感性能研究 | 第68-72页 |
| ·实验过程 | 第68-70页 |
| ·湿度传感性能测试 | 第70-72页 |
| ·本章总结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第四章 VO_2纳米结构场发射性能研究 | 第76-98页 |
| ·引言 | 第76-78页 |
| ·束状VO_2纳米结构变温场致发射性能研究 | 第78-88页 |
| ·实验过程 | 第78-79页 |
| ·形貌结构表征和DSC分析 | 第79-82页 |
| ·VO_2(B)纳米束变温场发射性能 | 第82-83页 |
| ·VO_2(M_1/R)束状纳米结构变温场致发射性能 | 第83-85页 |
| ·VO_2(M_1)束状纳米结构的变温功函数测量 | 第85-88页 |
| ·不同形貌的VO_2纳米结构场致发射性能研究 | 第88-92页 |
| ·不同形貌的VO_2(B)纳米结构场致发射 | 第88-91页 |
| ·不同形貌的VO_2(M_1)纳米结构场致发射 | 第91-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 第五章 V_2O_5纳米结构制备,湿度传感及Li电池性能研究 | 第98-116页 |
| ·引言 | 第98-99页 |
| ·多孔壁V_2O_5管状纳米结构制备、表征及生长机理 | 第99-105页 |
| ·实验过程 | 第99-101页 |
| ·材料表征及组成分析 | 第101-103页 |
| ·生长机理 | 第103-105页 |
| ·分级V_2O_5一维纳米结构制备、表征 | 第105-107页 |
| ·实验过程 | 第105-106页 |
| ·材料表征及组成分析 | 第106-107页 |
| ·单根V_2O_5多孔壁纳米管的湿度传感性能研究 | 第107-109页 |
| ·实验过程 | 第107页 |
| ·湿度传感性能研究 | 第107-109页 |
| ·V_2O_5多孔壁纳米管的Li电池性能研究 | 第109-113页 |
| ·实验过程 | 第109-110页 |
| ·循环可逆性能 | 第110页 |
| ·充放电性能 | 第110-112页 |
| ·电化学反应机制 | 第112-113页 |
| 本章总结 | 第113-11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20页 |
| ·结论 | 第116-117页 |
| ·展望 | 第117-12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20-122页 |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