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土地法论文

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法律问题研究--以石家庄“城中村”改造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城中村”的改造及其形成原因第13-22页
 第一节 “城中村”的内涵及其本质第13-16页
  一、 “城中村”的基本内涵第13-14页
  二、 我国“城中村”现象的本质第14-16页
 第二节 “城中村”现象的形成原因第16-18页
  一、 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第16-17页
  二、 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迅速扩张第17页
  三、 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及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第17-18页
 第三节 在“城中村”改造当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8-22页
  一、 资金缺乏的问题第18-19页
  二、 对失地村民的保障问题第19-20页
  三、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改革问题第20-22页
第二章 “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基础:土地权属变更第22-35页
 第一节 “城中村”的土地所有权状况及使用权状况第22-25页
  一、 “城中村”的土地所有权状况第22-24页
  二、 “城中村”的土地使用权状况第24-25页
 第二节 “城中村”改造当中土地权属的变更分析第25-30页
  一、 “城中村”土地权属变更的传统模式——土地征用的国有化第25-27页
  二、 “城中村”改造当中土地权属变更的新尝试——集体土地的国有化转制第27-30页
 第三节 石家庄市“城中村”改造中的土地权属变更的实践及启示第30-35页
  一、 石家庄市“城中村”概况第30-31页
  二、 石家庄“城中村”土地权属变更的所采用的模式及启示第31-35页
第三章 “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核心: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造第35-44页
 第一节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涵及其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一、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涵第35-36页
  二、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6-37页
 第二节 “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集体资产的改革方式第37-39页
  一、 公司制改革第37-38页
  二、 股份合作制改革第38页
  三、 合作社制改革第38-39页
 第三节 “城中村”集体经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第39-41页
  一、 法律地位不明确第39-40页
  二、 产权依然模糊第40页
  三、 相关机制仍不健全第40-41页
 第四节 石家庄“城中村”集体经济改造的实践及启示第41-44页
  一、 石家庄“城中村”集体经济改造的实践第41-42页
  二、 石家庄“城中村”集体经济改造的启示第42-44页
第四章 “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关键: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第44-55页
 第一节 “城中村”村民权益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44-47页
  一、 “城中村”村民权益现状第44-45页
  二、 “城中村”村民权益存在的问题第45-47页
 第二节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村民权益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第47-50页
  一、 安置主体及方式不明确第47-48页
  二、 安置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8-49页
  三、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保障制度不完善第49-50页
 第三节 石家庄“城中村”改造中农民权益的保障措施及启示第50-55页
  一、 石家庄“城中村”改造中对农民权益的保障措施第50-53页
  二、 对“城中村”改造中农民权益保障的启示第53-55页
第五章 “城中村”改造工作的灵魂:改造模式的探讨第55-68页
 第一节 “城中村”改造模式的类型第55-59页
  一、 政府主导型第55-56页
  二、 村集体主导型第56-57页
  三、 开发商主导型第57-59页
 第二节 石家庄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及启示第59-62页
  一、 石家庄市“城中村”改造模式第59-60页
  二、 石家庄市“城中村”改造模式的优点及不足第60-62页
 第三节 经验与实践:共赢模式及完善建议第62-68页
  一、 政府引导、开发商介入、村集体配合、市场化运作的改造模式第62-64页
  二、 “城中村”改造相关立法完善建议第64-68页
结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附录第73-74页
后记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粉砂质海床对管跨涡激振动响应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态经济模型的泰安旅游可持续发展评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