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工程论文--水下管道论文

粉砂质海床对管跨涡激振动响应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0 绪论第13-2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6页
     ·海底管道暴露成因研究第18-21页
     ·海床液化研究第21-24页
     ·海底管道受力状态研究第24-26页
   ·存在问题第26-27页
   ·技术路线第27-28页
   ·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一篇 海底管道运行环境及悬跨成因分析第29-65页
 1 海底管道运行环境第29-35页
   ·概述第29-31页
   ·海洋水动力因素及底形响应第31-35页
     ·海底水动力环境第31-32页
     ·海底底形第32-35页
 2 海床土工程性质研究第35-47页
   ·概述第35-36页
   ·海床土的工程性质研究第36-39页
     ·海床土的分类及特点第36-37页
     ·表层海床土受外界扰动发生强度变化第37页
     ·循环载荷导致饱和土液化第37-38页
     ·影响土体强度的因素第38-39页
   ·静载荷对海床土性质的影响第39-43页
     ·管道—海床静力分析第39-41页
     ·管跨支撑段土体静力分析第41-43页
   ·动载荷对海床土性质的影响第43-47页
 3.海底管道悬跨成因及安全性分析第47-65页
   ·概述第47页
   ·斜坡地形破坏造成悬跨第47-53页
     ·斜坡地形破坏的发生环境第48-50页
     ·海底斜坡破坏分类第50-51页
     ·诱发海底斜坡破坏的因素第51-52页
     ·海底斜坡破坏对管道的影响第52-53页
   ·沙波移动造成悬跨第53-59页
     ·沙波的形成条件第53-54页
     ·沙波形态特征和动态分析第54-56页
     ·沙波移动对海底管道状态的控制效应第56-57页
     ·沙波移动速率计算第57-58页
     ·沙波移动对海底管道的影响第58-59页
   ·海床冲蚀造成悬跨第59-63页
     ·管道路由区演化趋势对海底管道状态的影响第59-60页
     ·海底障碍物引起差异冲刷对海底管道的影响第60-61页
     ·海底管道下方掏蚀第61-63页
     ·海床冲蚀对海底管道的影响第63页
   ·小结第63-65页
第二篇 建模计算第65-136页
 4.建立管跨系统振动数值计算模型第65-70页
   ·概述第65页
   ·有限元模型离散第65-66页
   ·数模设计思路第66-68页
   ·模型设计第68-70页
 5.外流对管跨的作用第70-99页
   ·概述第70页
   ·漩涡生成机制第70-73页
     ·管跨外部流态分析第71-72页
     ·管跨状态对外部流态的影响第72-73页
   ·水体对管跨的作用第73-82页
     ·建立模型第74页
     ·稳定流中光滑孤立柱体受力分析第74-79页
     ·考虑波浪作用时管跨受力分析第79-82页
   ·管跨模态分析第82-93页
     ·建立振动方程第83-86页
     ·海底管道悬跨段固有频率第86-87页
     ·管跨阻尼第87-90页
     ·涡激振动导致频率锁定第90-93页
   ·管跨振动与外流的耦合作用第93-97页
     ·发生频率锁定后的管跨状态分析第93-96页
     ·动水附加质量变化导致管跨固有频率变化第96页
     ·管跨横向振动的自限效应第96-97页
   ·小结第97-99页
 6.饱和土对管道振动的响应第99-122页
   ·概述第99页
   ·实验设计第99-104页
     ·实验条件第99-100页
     ·土样制备第100-101页
     ·实验工况第101-104页
   ·土体对模型管振动的响应第104-109页
   ·海床液化后管道的状态第109-111页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第111-116页
   ·土体液化后系统阻尼计算第116-120页
   ·小结第120-122页
 7 数模计算第122-136页
   ·概述第122页
   ·模型计算参数的选取第122-125页
     ·管道参数的选取第123页
     ·土体参数的选取第123-125页
   ·模型试算评估第125-127页
   ·模型计算分析第127-132页
   ·悬跨段长度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第132页
   ·涡激振动对管道系统的影响第132-133页
   ·土体液化对管道的影响第133-134页
   ·结合该区域海洋环境特点的海底管道状态分析第134页
   ·管道安全悬跨距离第134-135页
   ·小结第135-136页
第三篇 结论与建议第136-139页
   ·主要结论第136-137页
   ·基于实测资料对管道路由选址的建议第137-138页
   ·主要创新点第138页
   ·展望第138-139页
附录:振动加速度与孔压时程对应曲线第139-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6页
致谢第166-167页
个人简历第167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舒心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法律问题研究--以石家庄“城中村”改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