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准轮廓曲线提取与数控加工程序生成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数控编程技术的发展 | 第7-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数控自动编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9页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第9-12页 |
·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 | 第10-11页 |
·图象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应用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2-14页 |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2-13页 |
·本科题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论文结构安排如下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课题研究概述 | 第14-16页 |
·研究流程 | 第14页 |
·研究中的关键技术概述 | 第14-16页 |
·图像采集及标定 | 第14-15页 |
·图像处理 | 第15页 |
·位图的转换及数控加工程序的生成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图像采集及系统标定 | 第16-25页 |
·图像的表述 | 第16-18页 |
·图像采集设备 | 第18-19页 |
·图像采集方式的选择 | 第19-21页 |
·标定概述 | 第21-24页 |
·本文采用的标定方法 | 第22-24页 |
·标定结果 | 第24页 |
·本章小节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图像处理及轮廓提取 | 第25-46页 |
·图像处理概述 | 第26-29页 |
·图像的增强处理 | 第29-33页 |
·噪声的去除 | 第30-31页 |
·均值滤波 | 第31-32页 |
·中值滤波 | 第32-33页 |
·灰度图像的二值化 | 第33-36页 |
·灰度图与灰度直方图 | 第33-34页 |
·二值图 | 第34-35页 |
·图像二值处理 | 第35-36页 |
·图像的锐化处理 | 第36-37页 |
·边缘检测 | 第37-43页 |
·边缘算子法 | 第38-39页 |
·边缘检测算子 | 第39-41页 |
·算子选择 | 第41-43页 |
·轮廓提取 | 第43-45页 |
·本章小节 | 第45-46页 |
第五章 位图转换与图像基准寻找 | 第46-51页 |
·图像类别概述 | 第46-49页 |
·位图转换方式选择 | 第46-48页 |
·位图转换 | 第48-49页 |
·基准点寻找 | 第49-50页 |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第六章 数控加工程序生成 | 第51-68页 |
·数控加工程序常用编程命令 | 第51-53页 |
·准备功能指令(G 指令) | 第51-52页 |
·坐标平面选择指令(G17、G18、G19) | 第52页 |
·进给速度指令 | 第52-53页 |
·加工前预处理 | 第53-58页 |
·工件目标位置的确定 | 第53-54页 |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 第54-58页 |
·加工软件选用 | 第58-63页 |
·UG3.0 CAM 功能模块介绍 | 第59-61页 |
·UG 铣削加工流程 | 第61-63页 |
·数控加工程序生成 | 第63-67页 |
·格式转换 | 第63-64页 |
·刀路轨迹生成 | 第64-66页 |
·生成加工程序 | 第66-67页 |
·实践校核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全文总结 | 第68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