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中国西南干热河谷植被与国外萨王纳 | 第12-20页 |
2 干热河谷木本植物的物候 | 第20-42页 |
·前言 | 第20-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34页 |
·研究地点 | 第22-23页 |
·研究材料和物候观测方法 | 第23-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34页 |
·结果 | 第34-38页 |
·枝条生长 | 第34页 |
·叶片动态 | 第34-35页 |
·花期、果期和果实类型 | 第35-36页 |
·枝条含水量 | 第36页 |
·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 | 第36-38页 |
·讨论 | 第38-42页 |
3 干热河谷木本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元素含量、光合能力和热稳定性 | 第42-64页 |
·前言 | 第42-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研究材料 | 第44页 |
·叶片形态结构和元素含量 | 第44-45页 |
·光合作用和热稳定性 | 第45-46页 |
·统计方法 | 第46-47页 |
·结果 | 第47-60页 |
·叶片形态结构 | 第47-52页 |
·叶片元素含量 | 第52页 |
·叶片光合作用和热稳定性 | 第52-54页 |
·叶片形态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 第54-60页 |
·讨论 | 第60-64页 |
4 干热河谷6 种植物光合生理特征的季节动态 | 第64-82页 |
·前言 | 第64-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71页 |
·研究期间的天气状况和研究材料 | 第65-66页 |
·水分状况 | 第66-67页 |
·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 | 第67页 |
·水分利用效率 | 第67-68页 |
·光谱反射 | 第68页 |
·统计分析 | 第68-71页 |
·结果 | 第71-77页 |
·水分状况 | 第71页 |
·光合作用 | 第71-72页 |
·δ~(13)C 的季节变化 | 第72页 |
·叶绿素荧光 | 第72-73页 |
·光谱反射 | 第73-77页 |
·讨论 | 第77-82页 |
5 小结 | 第82-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在学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00-102页 |
附录I 元江曼旦前山植物名录 | 第102-105页 |
附录II 元江干热河谷2002–2005 年的月降雨量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