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2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一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二 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一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分布区近二十年土地利用灌被变化 | 第21页 |
二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群落近二十年物种多样性变化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5-32页 |
第一节 望天树林分布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一 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 第25-26页 |
二 影像处理和解译 | 第26-29页 |
三 2006年土地利用分类图的制作 | 第29页 |
四 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望天树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一 样方的设置与调查 | 第30-31页 |
二 资料的分析处理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望天树林分布区近二十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 第32-41页 |
第一节 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 | 第32-35页 |
第二节 各地类转移变化规律 | 第35-38页 |
第三节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38-41页 |
一 人口的增长 | 第38-39页 |
二 经济效益的驱使 | 第39页 |
三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 第39-40页 |
四 产业结构的调整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望天树林群落近二十年物种多样性变化 | 第41-49页 |
第一节 物种数量的变化 | 第41-43页 |
一 乔木层物种数量的变化 | 第41-42页 |
二 幼灌层、草本层、层间植物物种数量的变化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乔木层物种组成及优势度的变化 | 第43-47页 |
第三节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 第47-48页 |
第四节 外界环境的干扰对望天树林群落的影响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 第49-54页 |
第一节 望天树林分布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 第49-51页 |
第二节 望天树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 | 第59-83页 |
附录1 望天树林1988年、2006年乔木树种多优度表值 | 第59-65页 |
附录2 望天树林1988、2006年灌木样方表 | 第65-68页 |
附录3 望天树林1988年、2006年藤本植物样方表 | 第68-73页 |
附录4 望天树林1988年、2006年草本植物样方表 | 第73-75页 |
附录5 望天树林1988年、2006年附生植物样方表 | 第75-77页 |
附录6 望天树林样方1988~2006年乔木层物种变化 | 第77-80页 |
附录7 植物群落调查野外样地记录总表 | 第80-81页 |
附录8 样方调查野外记录表 | 第81-82页 |
附录9 GPS样点采集登记表 | 第82-83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