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页 |
一、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概览 | 第7-11页 |
(一) 我国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沿革 | 第8-10页 |
(二) 国外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法律规定 | 第10-11页 |
二、转化型抢劫罪的定义、法律特征及罪行转化的法理依据 | 第11-15页 |
(一) 转化型抢劫罪的定义 | 第11-12页 |
(二) 转化型抢劫罪的法律特征 | 第12-13页 |
(三) 转化型抢劫罪的罪行转化的法理依据 | 第13-15页 |
三、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 | 第15-32页 |
(一) 转化型抢劫罪的前提条件 | 第15-21页 |
(二) 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条件 | 第21-24页 |
(三) 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条件 | 第24-29页 |
(四) 转化型抢劫罪的主观条件 | 第29-32页 |
四、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形态 | 第32-39页 |
(一) 对转化型抢劫罪犯罪形态不同观点的评析 | 第32-35页 |
(二) 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预备 | 第35页 |
(三) 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 第35-36页 |
(四) 转化型抢劫罪未遂与既遂 | 第36-39页 |
五、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完善 | 第39-41页 |
(一) 修改“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 第39-40页 |
(二) 明确转化型抢劫罪的主观目的 | 第40-41页 |
(三) 界定转化型抢劫罪的时空条件 | 第41页 |
(四) 增加转化型抢劫罪先行行为主体的范围 | 第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