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转化型抢劫罪的规定及立法基础 | 第10-13页 |
第一节 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规定 | 第11页 |
第二节 转化型抢劫罪的立法基础 | 第11-13页 |
一、经济、法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11-12页 |
二、转化型抢劫罪与典型抢劫罪的关联性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转化型抢劫罪的实行行为认定 | 第13-20页 |
第一节 实行行为的基本理论 | 第13-15页 |
一、实行行为相关理论分歧与分析 | 第13-14页 |
二、应从实质角度界定实行行为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转化型抢劫罪的实行行为之我见 | 第15-20页 |
一、实行行为不同于构成行为 | 第16页 |
二、转化型抢劫罪的实行行为应从暴力、胁迫行为算起 | 第16-18页 |
三、转化型抢劫罪不属于复行为犯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转化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问题 | 第20-26页 |
第一节 共同犯罪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转化型抢劫罪共同犯罪实务分析 | 第21-26页 |
一、行为人共同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 第22-24页 |
二、行为人未共同实施先前行为,共同实施了暴力、胁迫行为 | 第24-26页 |
第四章 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问题 | 第26-34页 |
第一节 有关转化型抢劫罪既遂、未遂的基本认识 | 第27-31页 |
一、国外相关理论 | 第27-28页 |
二、我国相关理论 | 第28-29页 |
三、笔者对转化型抢劫罪既遂、未遂问题的思考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先前行为的何种状态可以转化为抢劫罪 | 第31-34页 |
一、先行行为任一状态均可转化为抢劫罪 | 第31-33页 |
二、先行既遂可成立抢劫罪的未遂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