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加坡同性恋入罪条--以2007年刑法典修订为线索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2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资料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第一章 新加坡刑法概述 | 第12-16页 |
第一节 新加坡刑法渊源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新加坡刑法制定历史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立法机构与修订程序 | 第14-16页 |
第四节 刑法典修订历史 | 第16页 |
第二章 2007 年刑法典修订过程 | 第16-21页 |
第一节 动议原因、目的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修订焦点——同性性行为入罪化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公众参与、各方辩论 | 第18-21页 |
一、同性恋无罪呼声 | 第18-19页 |
二、同性恋入罪条支持者 | 第19-21页 |
第四节 修订结果——同性恋入罪条保留 | 第21页 |
第三章 同性恋入罪条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第21-28页 |
第一节 同性恋入罪条制定历史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同性恋入罪条溯源 | 第23-27页 |
一、宗教教义 | 第23页 |
二、立法介入 | 第23-25页 |
三、著名案例 | 第25页 |
四、观念改变与制度改革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同性恋与犯罪的争论 | 第27-28页 |
第四章 保留同性恋入罪条引发的思考 | 第28-34页 |
第一节 同性恋入罪条保留的公众反应 | 第28-30页 |
第二节 犯罪实证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同性恋入罪的刑事理论思考 | 第31-34页 |
一、立法应该慎重,刑法作用有限 | 第32页 |
二、行为设定为罪,应有一定标准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同性恋入罪背后的社会文化 | 第34-41页 |
第一节 领导人法治观的扩大化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宗教观中的同性恋 | 第36-37页 |
第三节 英国法律文化的继受 | 第37-39页 |
第四节 移民文化及移民特质 | 第39-41页 |
一、移民民族的性文化 | 第39-40页 |
二、移民社会的特质 | 第40-41页 |
第六章 比较法视角下同性恋入罪的反思 | 第41-45页 |
第一节 同性是否入罪的不同立法模式 | 第41-43页 |
一、无罪化国家 | 第41-42页 |
二、入罪化国家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刑法任务理论的时代变化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