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沪市2003—2005年数据的分析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1 导论第6-14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6-8页
     ·研究的背景第6-7页
     ·研究的意义第7-8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8-9页
     ·研究思路第8-9页
     ·研究方法第9页
   ·本文的结构和研究框架第9-11页
   ·研究的难点和新思路第11-14页
     ·研究的难点第11页
     ·研究的新思路第11-14页
2 国内外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第14-38页
   ·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基本概念第14-20页
     ·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形成第14-15页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能第15-17页
     ·各国审计委员会发展概况第17-20页
   ·公司治理及其相关理论第20-27页
     ·审计委员会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第20-22页
     ·审计委员会与相关治理机构的关系第22-26页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第26-27页
   ·国外审计委员会制度相关研究综述第27-33页
     ·审计委员会设立动因研究第27-29页
     ·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研究第29-33页
   ·国内审计委员会制度相关研究综述第33-34页
     ·审计委员会设立动因研究第33-34页
     ·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研究第34页
   ·文献综述对本文的启示第34-38页
     ·以审计委员会与公司治理间关系为切入点第35页
     ·利用沪市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第35页
     ·以逻辑回归作为审计委员会设立动因的研究设想第35-36页
     ·构建衡量我国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的相关指标第36-38页
3 研究假设与设计第38-48页
   ·假设的提出第38-43页
     ·审计委员会设立动因分析的相关假设第38-40页
     ·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分析的相关假设第40-42页
     ·假设简要小结第42-43页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43-44页
     ·样本选择第43页
     ·数据来源第43-44页
   ·变量设立与计量第44-45页
     ·被解释变量第44页
     ·解释变量第44-45页
   ·模型的构建第45-48页
     ·审计委员会设立动因研究模型第45页
     ·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研究模型第45-48页
4 审计委员会设立动因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第48-56页
   ·我国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情况分析第48-51页
     ·各年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情况描述性分析第48-49页
     ·各行业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情况描述性分析第49-50页
     ·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解释变量描述性分析第50-51页
   ·相关性分析和共线性问题诊断第51-53页
   ·Logistic逻辑回归模型第53-54页
   ·审计委员会设立动因分析的实证小结第54-56页
5 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第56-64页
   ·审计委员会治理细则主要情况第56-58页
     ·审计委员会规模的描述性分析第56-57页
     ·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情况的描述性分析第57页
     ·审计委员会议事情况的描述性分析第57-58页
   ·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第58-62页
     ·审计委员会对审计意见作用的实证分析第58-59页
     ·审计委员会对报告补丁作用的实证分析第59-60页
     ·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实证分析第60-61页
     ·审计委员会对净资产收益率作用的实证分析第61页
     ·审计委员会对公司增长性作用的实证分析第61-62页
   ·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分析的实证小结第62-64页
6 结论建议及展望第64-70页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64-65页
     ·审计委员会设立动因主要研究结论第64-65页
     ·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主要研究结论第65页
   ·基于研究结论的建议第65-67页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的展望第67-70页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第67-68页
     ·本文研究的后续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附录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工程项目的库存决策与作业排序
下一篇:上市公司盈余预告信息披露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5年数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