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性腺抑制激素纯化及其免疫定位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甲壳动物内分泌调控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甲壳动物高血糖素家族 | 第12-15页 |
·甲壳动物高血糖素 | 第13页 |
·蜕皮抑制激素 | 第13-14页 |
·大颚器抑制激素 | 第14页 |
·性腺抑制激素 | 第14-15页 |
·中华绒螯蟹及其性早熟现象 | 第15-17页 |
·中华绒螯蟹 | 第15页 |
·河蟹的雌性生殖系统结构与发育 | 第15-16页 |
·河蟹的性早熟 | 第16-17页 |
·河蟹的视上神经节与XO-SG | 第17-1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第2章 河蟹视上神经节多肽激素的分离 | 第21-28页 |
·引言 | 第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材料 | 第21页 |
·仪器 | 第21-22页 |
·方法 | 第22-23页 |
·动物解剖和样品处理 | 第22页 |
·激素粗提液的Trincine电泳分析分离 | 第22页 |
·激素粗提液的RP-HPLC分析分离 | 第22-23页 |
·结果 | 第23-25页 |
·激素粗提液的电泳分析分离 | 第23页 |
·激素粗提液的RP-HPLC分析分离 | 第23-25页 |
·讨论 | 第25-28页 |
·激素粗提液的电泳分析分离 | 第25页 |
·激素粗提液的RP-HPLC分析分离 | 第25-28页 |
第3章 视上神经节激素粗提液活性鉴定 | 第28-33页 |
·引言 | 第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材料 | 第28页 |
·仪器 | 第28页 |
·各分离组分的性腺抑制活性的检验 | 第28-29页 |
·注射前期准备工作 | 第29页 |
·注射 | 第29页 |
·观察与统计 | 第29页 |
·结果 | 第29-31页 |
·河蟹眼柄激素蛋白粗提液的RP-HPLC分离 | 第29-30页 |
·各分离组分的性腺抑制活性检验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GIH的有效分离 | 第31-32页 |
·GIH的功能分析与鉴定 | 第32-33页 |
第4章 性腺抑制激素的纯化 | 第33-40页 |
·引言 | 第3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3-35页 |
·材料 | 第33页 |
·仪器 | 第33-34页 |
·GIH的纯化 | 第34-35页 |
·河蟹视上神经节内多肽激素的粗提液的制备 | 第34页 |
·粗提液中GIH的分离 | 第34页 |
·GIH纯度的检验 | 第34页 |
·GIH储备液的浓度测定 | 第34-35页 |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第35页 |
·结果 | 第35-38页 |
·Trincine电泳检验结果 | 第35页 |
·Trincine电泳测量分子量 | 第35-36页 |
·RP-HPLC分析检验结果 | 第36-37页 |
·GIH储备工作液的浓度测定 | 第37-38页 |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第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第5章 GIH在河蟹眼柄内视上神经节中的免疫定位 | 第40-45页 |
·引言 | 第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材料 | 第40页 |
·仪器 | 第40页 |
·方法 | 第40-42页 |
·河蟹GIH的多克隆抗血清制备 | 第40-41页 |
·抗血清效价的检测 | 第41页 |
·GIH在视上神经节中的免疫定位 | 第41-42页 |
·结果 | 第42-43页 |
·GIH的多克隆抗血清制备 | 第42页 |
·GIH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图版说明 | 第51-52页 |
图版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