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3页 |
1 绪论 | 第13-36页 |
·Fe-Mn-Si系形状记忆合金中γ→ε马氏体相变机制 | 第15-20页 |
·Fe-Mn-Si系形状记忆合金中γ→ε晶体学特征 | 第15-16页 |
·马氏体的形核及长大机制 | 第16-20页 |
·Fe-Mn-Si系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机制 | 第20-21页 |
·影响Fe-Mn-Si系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因素 | 第21-25页 |
·层错能 | 第21-22页 |
·Neel转变和Ms | 第22页 |
·热诱发ε马氏体和预变形温度 | 第22-23页 |
·预变形量 | 第23-24页 |
·试样的位向和织构 | 第24页 |
·热循环 | 第24-25页 |
·ε→α′和γ→α′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 第25页 |
·提高Fe-Mn-Si系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途径 | 第25-31页 |
·合金化处理 | 第25-27页 |
·强化母相 | 第27-29页 |
·奥氏体形变强化 | 第27页 |
·细晶强化 | 第27-28页 |
·固溶强化 | 第28-29页 |
·析出强化 | 第29页 |
·热机械循环训练 | 第29-31页 |
·热处理 | 第31页 |
·Fe-Mn-Si系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 第31-32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33-36页 |
2 材料制备和试验方法 | 第36-44页 |
·试验合金的制备 | 第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44页 |
·试样的"定形处理" | 第36-37页 |
·合金屈服强度的测定 | 第37页 |
·形状记忆效应的测试方法 | 第37-38页 |
·合金回复应力的测试方法 | 第38页 |
·合金低温松弛性能的测试方法 | 第38-39页 |
·合金相交温度的测试方法 | 第39页 |
·合金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 | 第39页 |
·合金的组织和结构分析 | 第39-41页 |
·合金相组成的定量分析方法 | 第41-44页 |
3 微合金化对Fe-Mn-Si-Cr-Ni系形状记忆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44-54页 |
·C和Nb复合加入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44-49页 |
·C和Nb复合加入对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 第45-46页 |
·C和Nb复合加入对合金回复应力的影响 | 第46-47页 |
·C和Nb复合加入对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 | 第47-49页 |
·微N合金化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49-52页 |
·微N合金化对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 第49-50页 |
·微N合金化对合金室温回复应力的影响 | 第50-51页 |
·微N合金化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4 热处理及变形温度对Fe—Mn—Si—Cr—Ni系形状记忆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54-65页 |
·淬火保温时间对合金SME的影响 | 第54-58页 |
·深冷+回火对合金SME的影响 | 第58-61页 |
·深冷温度对合金SME的影响 | 第58-59页 |
·深冷后的回火温度对合金SME的影响 | 第59-60页 |
·深冷+回火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60-61页 |
·变形温度对合金SME的影响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5 时效方式对Fe—Mn—Si—Cr—Ni系形状记忆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65-80页 |
·形变时效对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 第65-66页 |
·不同时效方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66-69页 |
·不同时效方式及最佳淬火温度对合金形状恢复率的影响 | 第66-67页 |
·不同时效方式对合金回复应力的影响 | 第67-69页 |
·形变时效循环对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 第69-7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0-78页 |
·形变时效强化机理 | 第70页 |
·晶体缺陷(位错)对第二相成核的影响 | 第70-71页 |
·合金拉伸变形时效后的组织分析 | 第71-73页 |
·时效方式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73-74页 |
·形变时效对应力诱发ε马氏体临界应力的影响 | 第74-75页 |
·不同时效方式对合金应力诱发ε马氏体的影响 | 第75-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6 Fe—Mn—Si—Cr—Ni系形状记忆合金低温松弛性能的研究 | 第80-95页 |
·试样在降温过程中的马氏体相变 | 第80-83页 |
·预变形量对低温松弛的影响 | 第83-88页 |
·预变形量对低温回复应力和低温应力松弛率的影响 | 第83-88页 |
·碳含量对低温松弛的影响 | 第88-91页 |
·碳含量对低温回复应力和低温应力松弛率的影响 | 第88-91页 |
·时效方式对低温松弛性能的影响 | 第91-93页 |
·降低低温应力松弛的途径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7 Fe-Mn-Si-Cr-Ni系形状记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 第95-103页 |
·电化学腐蚀原理 | 第95-96页 |
·形变时效对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96-99页 |
·NbC颗粒对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99-101页 |
·N对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8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03-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5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