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中医药治疗狼疮肾炎的证候与疗效相关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参考的中医古籍目录第9-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狼疮肾炎的中医病名考证第12-18页
 1 根据病因命名第12-13页
   ·日晒疮第12-13页
   ·肾风第13页
 2 根据病机病名第13-15页
   ·阴阳毒第13-14页
   ·痹症第14页
   ·温毒发斑第14-15页
   ·肾损、肾着第15页
 3 根据症状命名第15-17页
   ·红蝴蝶斑第15-16页
   ·赤丹第16页
   ·悬饮、水肿第16页
   ·关格第16-17页
 4 小结第17-18页
第二部分 狼疮肾炎的病因病机探究第18-23页
 1 概论第18页
 2 中医对狼疮肾炎病因病机的认识探讨第18-20页
   ·感受外邪说第18-19页
   ·素体不足说第19页
   ·痹阻瘀滞说第19页
   ·伏邪致病说第19-20页
   ·小结第20页
 3 狼疮肾炎的病因病机要点第20-23页
   ·禀赋不足、肾精亏虚为本第20-22页
   ·邪毒蕴结、瘀血阻络为标第22-23页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第23-58页
 1 狼疮肾炎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研究及"证"实质的探讨第23-38页
   ·概论第23-24页
   ·研究方法第24-27页
     ·研究对象选择第24-25页
     ·调查内容第25-26页
     ·红斑狼疮活动评估第26页
     ·狼疮肾炎活动评估第26页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方法第26-27页
   ·结果第27-35页
     ·一般资料第27-29页
     ·狼疮肾炎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第29-31页
     ·狼疮肾炎疾病活动度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第31-32页
     ·狼疮肾炎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的关系第32-35页
   ·讨论第35-38页
     ·本组狼疮肾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第35-36页
     ·各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及其意义第36页
     ·狼疮肾炎中医证的本质探讨第36-38页
 2 狼疮肾炎的辨证论治研究第38-58页
   ·研究方法第38-42页
     ·病例选择第38页
     ·治疗方法第38-40页
     ·观察项目第40-41页
     ·统计方法第41页
     ·疗效评定标准第41-42页
   ·结果第42-47页
     ·疗效评价第42-43页
     ·SLEDAI及LN活动指标积分变化情况第43-44页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值变化第44-45页
     ·治疗前后C_3、C_4值的变化情况第45-46页
     ·治疗前后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变化情况第46页
     ·激素减撤情况第46-47页
   ·讨论第47-58页
     ·狼疮肾炎辨证施治的心得体会第47-50页
     ·临床常用方药第50-53页
     ·中医药对狼疮肾炎患者蛋白尿的控制效果第53页
     ·中医药对狼疮肾炎患者ANA、抗ds-DNA抗体以及抗Sm抗体指标的改善效果第53-54页
     ·中医药在减撤激素过程中的作用第54-55页
     ·典型病案举例第55-58页
结论第58-60页
问题与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综述一 狼疮性肾炎的西医临床研究进展第64-75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综述二 狼疮性肾炎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第75-81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附件一 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标准第81-83页
附件二 2002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中药新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83-85页
附件三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第85-87页
附件四 狼疮肾炎肾脏病理类型第87-90页
附件五 红斑狼疮疾病活动评估(SLEDAI)第90-92页
附件六 狼疮肾炎活动度评估第92-93页
附件七 狼疮肾炎症状分级量化表第93-95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对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小鼠免疫干扰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加味凉血消风散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