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被害人承诺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11页 |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7页 |
| 二、研究概况 | 第7-10页 |
| 三、本文的内容结构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被害人承诺的基础理论 | 第11-20页 |
| 第一节 被害人承诺的历史发展与概念界定 | 第11-15页 |
| 一、被害人承诺的历史发展 | 第11-12页 |
| 二、被害人承诺的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 第二节 被害人承诺的法律意义和法律本质 | 第15-19页 |
| 一、被害人承诺的法律意义 | 第15-16页 |
| 二、被害人承诺的法律本质 | 第16-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被害人承诺的成立要件 | 第20-30页 |
| 第一节 前提性正当要件:承诺的正当性 | 第20-27页 |
| 一、承诺的前提要件 | 第20-24页 |
| 二、承诺的限制要件 | 第24-27页 |
| 第二节 主观正当要件:认识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 第三节 客观正当要件:行为方式的社会相当性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我国被害人承诺的地位及其立法思考 | 第30-39页 |
| 第一节 被害人承诺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地位划定 | 第30-32页 |
| 第二节 立法思考 | 第32-38页 |
| 一、被害人承诺立法化的积极意义 | 第32-34页 |
| 二、对被害人承诺的立法建言 | 第34-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