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研究--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导论第11-24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文献综述第13-18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外学生事务管理现状研究第16-17页
     ·文献述评第17-18页
   ·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8-19页
     ·研究思路第18-1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核心概念界定与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9-24页
     ·核心概念界定第19-22页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2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第24-28页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第24-25页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确立第25页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第25-26页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低潮第26页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完善第26-28页
3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职业化对比及经验借鉴第28-34页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内涵第28页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及特点第28-31页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职业化的对比第31-33页
   ·借鉴与启示第33-34页
4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第34-53页
   ·调查区域概况及样本分析第34-36页
     ·调查区域选择及概况第34页
     ·调查样本分析第34-36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知情况调查第36-39页
     ·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情况第36页
     ·高校辅导员的从业动机第36-37页
     ·高校辅导员的地位第37页
     ·高校辅导员的收入第37-38页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规划第38-39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现状调查第39-43页
     ·高校辅导员配备情况第39-40页
     ·高校辅导员的任职时间与日工作时间第40页
     ·高校辅导员的选聘机制第40-41页
     ·高校辅导员的培训机制第41页
     ·高校辅导员的考核机制第41-42页
     ·高校辅导员的发展机制第42-43页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程度第43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访谈分析第43-46页
     ·访谈样本分析第43-44页
     ·个人素质访谈分析第44页
     ·职业化情况访谈分析第44-45页
     ·作机制访谈分析第45-46页
     ·工作满意度访谈分析第46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存在的问题第46-50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缺乏统一认识第47-48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缺乏有效的载体第48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缺乏完善的机制第48-49页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程度偏低第49-50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影响因素第50-53页
     ·政策因素第50页
     ·家庭因素第50-51页
     ·学校因素第51页
     ·社会因素第51-52页
     ·个人因素第52-53页
5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第53-63页
   ·统一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认识第53-55页
   ·搭建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载体第55-56页
   ·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组成结构第56-58页
     ·年龄和性别结构第56-57页
     ·学缘结构第57页
     ·知识结构第57页
     ·学历层次第57-58页
   ·健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机制第58-63页
     ·选聘机制第58-59页
     ·培养机制第59-60页
     ·考核机制第60页
     ·岗位交流机制第60-61页
     ·发展机制第61-62页
     ·保障机制第62-63页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件第66-72页
 附件1:"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研究"调查问卷第66-70页
 附件2: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访谈提纲第70-71页
 附件3:被访者信息第71-72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汇总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博楚竹書《凡物流形》研究
下一篇:试论中学唐诗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