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 第10-11页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11-13页 |
2 PIC 微处理器 | 第13-19页 |
·PIC 微处理器简介 | 第13-15页 |
·PIC18F97J60 器件概述 | 第15-19页 |
3 基于PIC 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 | 第19-31页 |
·远程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19页 |
·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 | 第19-20页 |
·硬件平台方案 | 第20页 |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第20-21页 |
·接口电路设计 | 第21-30页 |
·电源电路的设计 | 第21-22页 |
·复位电路设计 | 第22页 |
·时钟电路设计 | 第22-23页 |
·ICSP 调试接口设计 | 第23页 |
·外置EEPROM | 第23页 |
·以太网接口电路 | 第23-25页 |
·烟雾传感器接口电路 | 第25-26页 |
·温湿度传感器接口电路 | 第26页 |
·水浸传感器接口电路 | 第26-27页 |
·门禁传感器接口电路 | 第27-28页 |
·电流检测电路 | 第28-29页 |
·风扇控制电路 | 第29页 |
·门磁锁控制电路 | 第29-30页 |
·终端显示电路 | 第30页 |
·软件平台方案 | 第30-31页 |
4 TCP/IP 协议 | 第31-43页 |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 第31-32页 |
·TCP/IP 网络模型 | 第32-34页 |
·TCP/IP 协议的封装和分用 | 第34-36页 |
·封装 | 第34-35页 |
·分用 | 第35-36页 |
·网络接口层协议 | 第36-38页 |
·以太网 | 第36-37页 |
·IEEE802.3 协议 | 第37页 |
·ARP 协议 | 第37-38页 |
·网际层协议 | 第38-40页 |
·IP 协议 | 第38-39页 |
·ICMP 协议 | 第39-40页 |
·传输层协议 | 第40-43页 |
·TCP 协议 | 第40-41页 |
·UDP 协议 | 第41-43页 |
5 嵌入式 Microchip TCP/IP 协议栈的精简设计 | 第43-53页 |
·嵌入式Microchip TCP/IP 协议栈 | 第43-47页 |
·嵌入式Microchip TCP/IP 协议栈的特点 | 第43-44页 |
·嵌入式Microchip TCP/IP 协议栈实现方案 | 第44-45页 |
·协议栈配置 | 第45-47页 |
·嵌入式Microchip TCP/IP 协议栈总体设计 | 第47-53页 |
·介质访问控制层(MAC) | 第47页 |
·地址解析协议(ARP 和ARPTask) | 第47-48页 |
·网际协议(IP) | 第48页 |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 第48页 |
·传输控制协议(TCP) | 第48-49页 |
·用户数据包协议(UDP) | 第49-50页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 第50-51页 |
·用于IP 地址配置的IP Gleaning | 第51-52页 |
·应用程序层模块Stack Manager | 第52-53页 |
6 嵌入式Web Server | 第53-59页 |
·HTTP 协议 | 第53-56页 |
·CGI 技术 | 第56-58页 |
·嵌入式Web Server 的软件实现 | 第58-59页 |
7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