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利益实现机制的建设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绪论第11-21页
 一、论文选题的价值第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三、研究方法、思路和基本内容第17-19页
  (一) 研究方法第17页
  (二) 研究思路和途径第17-18页
  (三) 研究基本内容第18-19页
 四、研究创新之处第19-21页
第一章 人民利益与社会主义政治第21-38页
 一、人民利益作为政治学范畴的意蕴第21-35页
  (一) 西方政治学上的利益概念第21-22页
  (二)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认知第22-32页
  (三) 人民利益的涵义第32-35页
 二、人民利益在社会主义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35-38页
  (一) 人民利益在社会主义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35-36页
  (二) 人民利益在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36-38页
第二章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利益实现的成就和存在问题第38-55页
 一、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利益实现的成就第38-47页
  (一) 新时期中国的改革和社会转型第38-39页
  (二)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利益实现的成就第39-47页
 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利益实现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第47-55页
  (一)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利益实现过程中矛盾和问题的表现第47-51页
  (二)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利益实现过程中矛盾和问题的特点第51-52页
  (三)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利益实现过程中矛盾和问题的实质第52-55页
第三章 制约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利益实现的原因分析第55-88页
 一、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缺失第55-68页
  (一) 人民利益表达主体缺位第57-62页
  (二) 人民利益表达方式强制性倾向严重第62-65页
  (三) 人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第65-68页
 二、人民利益综合有效性不足第68-75页
  (一) 人民利益综合主体体系缺乏活力第69-72页
  (二) 人民利益综合的有效性失调第72-73页
  (三) 人民利益综合过程需要进一步民主化第73-75页
 三、人民利益决策科学化有待提高第75-78页
  (一) 人民利益决策价值取向异化第77页
  (二) 人民利益决策权力划分模糊第77页
  (三) 人民利益决策监督虚化第77-78页
 四、人民利益决策执行结果与预期之间存在落差第78-84页
  (一) 人民利益决策执行结果与决策目标之间存在落差第81页
  (二) 人民利益决策执行结果与人民期望之间存在落差第81-84页
 五、人民利益反馈阻滞第84-88页
  (一) 人民利益反馈的信息量和准确性不足第86页
  (二) 人民利益反馈的方向单一和渠道匮缺第86-87页
  (三) 人民利益反馈的效率低下第87-88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人民利益表达机制第88-100页
 一、培育团体性人民利益表达主体第88-90页
  (一) 发挥传统利益表达主体的表达功能第88页
  (二) 保障人民结社权利的行使第88-89页
  (三) 增强利益表达主体利益表达的专业性第89页
  (四) 遏制利益表达主体的负面性活动第89-90页
 二、规制人民利益表达方式第90-92页
  (一) 教育引导第90-91页
  (二) 法律规制第91页
  (三) 道德约束第91-92页
 三、畅通人民利益表达渠道第92-100页
  (一) 疏浚制度内的利益表达渠道第92-97页
  (二) 规范制度外的利益表达渠道第97-100页
第五章 健全我国人民利益综合机制第100-114页
 一、正确认识我国人民利益综合过程的特殊性第100-104页
  (一) 西方利益综合过程理论的批判性认知第100-102页
  (二) 我国人民利益综合过程具有特殊性第102-104页
 二、巩固党在人民利益综合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第104-106页
  (一) 增强党的民主观念第105页
  (二) 提高党的利益协调能力第105页
  (三) 创新党的利益综合路径第105页
  (四) 处理好党政角色定位第105-106页
 三、选择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民利益综合原则第106-114页
  (一) 人民利益综合的公正原则第107-110页
  (二) 人民利益综合的效率原则第110-111页
  (三) 人民利益综合的和谐原则第111-114页
第六章 改革我国人民利益决策机制第114-121页
 一、固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决策价值取向第114-115页
  (一) 树立正确的人民利益观第114-115页
  (二)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第115页
 二、合理分配决策权力第115-118页
  (一) 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纵向之间权力划分第116-117页
  (二) 处理好党政部门横向之间权力划分第117页
  (三) 处理好党和政府之间权力划分第117-118页
 三、完善决策运行制度第118-121页
  (一) 决策信息收集制度第118页
  (二) 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第118页
  (三) 决策重大事项听证制度第118页
  (四) 决策重大事项公示制度第118-119页
  (五) 决策选择制度第119-120页
  (六) 决策监督制度第120-121页
第七章 发展我国人民利益决策执行与反馈机制第121-125页
 一、破解我国人民利益决策执行困境的几点思考第121-122页
  (一) 坚持人民利益决策执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第121页
  (二) 发挥党和政府在人民利益决策执行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第121-122页
  (三) 提高人民利益决策执行效率第122页
 二、完善我国人民利益反馈机制的对策第122-125页
  (一) 增强人民利益反馈意识第122-123页
  (二) 拓展人民利益反馈方式和渠道第123页
  (三) 增强政治系统应对反馈压力的能力第123-125页
第八章 加强中国共产党实现人民利益的能力建设第125-136页
 一、人民利益实现与工人阶级政党的执政第125-129页
  (一) 实现人民利益有利于工人阶级政党长期执政第125-126页
  (二) 实现人民利益要靠工人阶级政党的执政第126-129页
 二、加强党实现人民利益的能力建设第129-136页
  (一) 加强党实现人民利益能力的思想建设第129-131页
  (二) 加强党实现人民利益能力的组织建设第131-133页
  (三) 加强党实现人民利益能力的作风建设第133-134页
  (四) 加强党实现人民利益能力的制度建设第134-136页
结语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45-146页
致谢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积极道德教育--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道德教育研究
下一篇:重新认识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