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WTO争端解决的内部证据来源 | 第10-21页 |
一、当事人提供证据的举证责任 | 第10-15页 |
(一) 举证责任的一般含义 | 第10-12页 |
(二)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举证责任 | 第12-15页 |
二、当事人提供证据的类型 | 第15-18页 |
(一) 政府和非政府的书面文件 | 第16页 |
(二) 专家意见 | 第16-17页 |
(三) 证人证言与实物证据 | 第17-18页 |
三、当事人提交证据的期限 | 第18-19页 |
(一) 当事人提交证据期限的一般规定 | 第18页 |
(二) 当事人逾期提交证据时的处理 | 第18-19页 |
四、对WTO内部证据来源规则的评价 | 第19-21页 |
第二章 WTO争端解决的外部证据来源之一——咨询专家 | 第21-33页 |
一、专家组咨询科技专家的现实必要性 | 第21-22页 |
二、专家组咨询专家的法律渊源——DSU第13条及其他相关条款 | 第22-23页 |
(一) 主要渊源——DSU第13条 | 第22-23页 |
(二) 次要渊源——SPS协议与TBT协议 | 第23页 |
三、专家组咨询专家的法律实践 | 第23-31页 |
(一) 咨询专家的决定权 | 第24-25页 |
(二) 外部专家的组成形式 | 第25-28页 |
(三) 外部咨询专家的甄选 | 第28-29页 |
(四) 外部专家提供咨询意见 | 第29-31页 |
(五) 专家组对外部专家提供证据的处理 | 第31页 |
四、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WTO争端解决的外部证据来源之二——"法庭之友"摘要 | 第33-45页 |
一、"法庭之友"摘要的含义 | 第33页 |
二、"法庭之友"摘要问题在WTO的实践 | 第33-40页 |
(一) WTO专家组的实践 | 第34-37页 |
(二) 上诉机构对"法庭之友"摘要的实践 | 第37-39页 |
(三) 小结 | 第39-40页 |
三、"法庭之友"摘要在WTO实践中的作用 | 第40页 |
(一) 有助于保障裁决的有效性 | 第40页 |
(二) 有助于监督WTO协议的有效实施 | 第40页 |
(三) 有助于保障非WTO成员的话语权 | 第40页 |
四、"法庭之友"摘要在WTO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40-43页 |
(一) 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二) 对"法庭之友"摘要问题的建议 | 第42-43页 |
五、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建立WTO事实调查机构的设想 | 第45-52页 |
一、建立事实调查机构的法理基础 | 第45-47页 |
(一) 国内法上的相关规定 | 第45-46页 |
(二) 一般国际法实践 | 第46-47页 |
二、建立事实调查机构的必要性 | 第47-48页 |
(一) 弥补发展中国家证据收集能力有限 | 第47-48页 |
(二) 弥补当事方不合作带来的证据缺乏 | 第48页 |
三、建立事实调查机构的具体建议 | 第48-51页 |
(一) 事实调查机构的形式 | 第48-49页 |
(二) 事实调查机构的权力来源 | 第49页 |
(三) 事实调查机构的人员组成 | 第49-50页 |
(四) 事实调查机构的职能及其限制 | 第50-51页 |
四、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1 | 第59-61页 |
附录2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