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开花与浆片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细胞学基础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23页 |
·水稻开花机理 | 第10-14页 |
·水稻的小花和小穗结构 | 第10-11页 |
·开花过程中浆片细胞结构变化 | 第11页 |
·浆片渗透物质来源 | 第11-12页 |
·不育系与可育系开花习性的差异 | 第12页 |
·禾本科颖花开放的诱导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植物 PCD 的研究进展 | 第14-23页 |
·PCD 的概念 | 第14-15页 |
·PCD 的作用 | 第15页 |
·PCD 的形态学特征 | 第15-16页 |
·PCD 发生部位 | 第16页 |
·引起植物 PCD 的环境胁迫因子 | 第16-17页 |
·植物 PCD 的调控 | 第17-19页 |
·信号调控 | 第19-21页 |
·植物细胞 PCD 的特殊性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设计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颖花结构观察 | 第23-24页 |
·开花过程观察 | 第24页 |
·不同育性品种浆片维管束数目观察比较 | 第24页 |
·开花不同时期浆片超微结构观察 | 第24-25页 |
·Ca~(2+)的细胞化学方法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2页 |
·水稻小穗和小花结构 | 第26-33页 |
·小穗、小花的组成 | 第26页 |
·浆片的形态和结构 | 第26-33页 |
·水稻的开花特性 | 第33-37页 |
·水稻颖花开放过程 | 第33-35页 |
·不育系与可育系开花特性比较 | 第35-37页 |
·开花过程中浆片的形态与显微结构的变化 | 第37页 |
·浆片在开花过程的 PCD 过程和特征 | 第37-40页 |
·细胞核在浆片 PCD 过程中的变化和特征 | 第37-38页 |
·细胞质等在浆片 PCD 过程中的变化和特征 | 第38-40页 |
·Ca~(2+)与浆片 PCD 过程和特征的关系 | 第40-42页 |
4 讨论 | 第42-48页 |
·与异交有关的开花习性 | 第42-43页 |
·水稻开颖机理及调控方法 | 第43-44页 |
·浆片的吸胀和萎缩机理 | 第44页 |
·浆片细胞的 PCD 过程和特征 | 第44-45页 |
·浆片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 | 第45-48页 |
5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