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智能悬臂梁的主动振动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振动概述 | 第7-10页 |
·机械振动 | 第7-8页 |
·振动的分类 | 第8-10页 |
·主动振动控制 | 第10-13页 |
·主动振动控制的任务 | 第10页 |
·主动振动控制的分类 | 第10-11页 |
·主动振动控制的内容 | 第11-12页 |
·主动振动控制策略 | 第12-13页 |
·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 第13-15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基于模态空间的控制技术 | 第17-29页 |
·主动控制技术 | 第17-23页 |
·基于模态控制的结构主动控制技术 | 第17-18页 |
·鲁棒控制理论概述 | 第18-19页 |
·模糊控制理论 | 第19-22页 |
·PID控制理论及发展 | 第22-23页 |
·模态空间问题 | 第23-26页 |
·模态控制法 | 第23-24页 |
·溢出问题的产生 | 第24-25页 |
·观测溢出和控制溢出 | 第25-26页 |
·PPF主动控制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悬臂梁的振动控制模型与模糊控制算法 | 第29-43页 |
·智能悬臂梁的基本模型 | 第29-32页 |
·通过遗传算法得出压电片的最佳位置 | 第32-35页 |
·模糊控制算法 | 第35-41页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35-36页 |
·模糊化 | 第36-39页 |
·模糊规则和模糊推理 | 第39-41页 |
·解模糊 | 第41页 |
·模糊和PI相结合的控制器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对悬臂梁的模糊HD算法 | 第43-51页 |
·臂梁仿真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不同控制器对系统的控制效果分析 | 第45-48页 |
·模糊PID算法和PPF算法的比较 | 第48-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本文总结 | 第51页 |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 第51-52页 |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