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中小学校对学生精神损害的救济责任与机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学生精神损害的概念、特征和现状第9-18页
 第一节 学生精神损害的概念第9-13页
  一、一些国家和地区对精神损害的界定第9-11页
  二、精神损害的法医学分析第11页
  三、精神损害的法理分析第11-13页
  四、学生精神损害概念界定第13页
 第二节 学生精神损害的特点第13-15页
  一、学生精神损害普遍多发第14页
  二、字生精神损害不易防范第14页
  三、学生精神损害损失巨大第14-15页
  四、学生精神损害影响深远第15页
  五、学生精神损害救济问题复杂第15页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生精神损害的现状及影响第15-18页
  一、学校显性伤害事故引发的精神损害现状第15-16页
  二、学校隐性伤害事故引发的精神损害现状第16-17页
  三、学生精神损害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第17-18页
第二章 学生精神损害救济的法理分析第18-34页
 第一节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第18-24页
  一、理论界关于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主要观点第19-21页
  二、本文的基本观点第21-24页
 第二节 学校对学生精神损害救济责任的归责原则第24-26页
  一、我国理论界的不同观点第24-25页
  二、本文观点第25-26页
 第三节 学校对学生精神损害救济的责任构成要件第26-28页
  一、学校存在违法行为第27页
  二、学生出现精神损害事实第27页
  三、学校有主观过错第27-28页
  四、学校的非法行为与学生的精神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28页
 第四节 学生精神损害的类型及学校救济责任范围第28-34页
  一、以侵权主体为标准划分的类型第28-30页
  二、以侵害客体为标准划分的类型第30-34页
  三、学校对学生精神损害的救济责任范围第34页
第三章 学生精神损害的救济制度第34-45页
 第一节 学生精神损害救济制度的法律基础第35-36页
 第二节 学校对学生精神损害的民事救济责任第36-42页
  一、学生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第37-38页
  二、学校对学生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及赔偿标准第38-39页
  三、学校对学生精神损害赔偿经费的解决途径第39-41页
  四、学生精神损害赔偿的局限性第41-42页
  五、其他非财产性民事救济制度的适用第42页
 第三节 学校对学生精神损害的救济机制第42-45页
  一、学生精神损害事故报告制度第43页
  二、学生精神损害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注释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后记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以网络游戏中用户与运营商纠纷解决为中心
下一篇:注意理论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