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基于OCT的线路差动保护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4页
   ·引言第12-13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3-16页
   ·光学电流互感器第16-22页
     ·光学电流互感器的传感原理与关键技术第18-21页
       ·基本原理与特点第18页
       ·光学电流互感器与 Rogowski 线圈电流互感器的比较第18-19页
       ·光学电流互感器实用化的难点第19-20页
       ·自适应 OCT 的关键技术第20-21页
     ·光学电流互感器的输出方式第21-22页
   ·差动保护的现状与发展第22-27页
     ·差动保护基本原理第22-23页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第23-24页
     ·采样值差动保护第24-25页
     ·故障分量差动保护第25-26页
     ·超高压长距离输电线差动保护第26-27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7-32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迁和发展第27-31页
     ·通信网络第31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特点第31-32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32-34页
第二章 OCT 对差动保护影响的基础理论研究第34-50页
   ·引言第34页
   ·光学电流互感器的传变特性分析第34-41页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第35-37页
     ·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对现场数据进行分析第37-41页
   ·基于 OCT 的差动保护研究第41-46页
     ·工频量差动保护第41-43页
     ·采样值差动保护第43页
     ·行波差动保护第43-46页
       ·行波保护的发展历史第44-45页
       ·行波差动保护原理第45页
       ·行波差动保护的优缺点第45-46页
   ·非周期分量差动保护第46-49页
     ·暂态非周期分量的特点第46页
     ·非周期分量比率差动保护第46-47页
     ·非周期分量方向差动保护第47-48页
     ·两种非周期分量差动保护的比较第48页
     ·非周期分量差动保护的优缺点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基于 OCT 的线路非周期分量差动保护研究第50-64页
   ·引言第50页
   ·长距离输电线路的暂态非周期分量第50-54页
     ·暂态基本非周期分量电流计算第50-52页
     ·暂态基本非周期分量电流特征第52-54页
   ·线路非周期分量差动保护第54-56页
     ·线路非周期分量比率差动保护第54-55页
     ·线路非周期分量方向差动保护第55-56页
   ·EMTDC/PSCAD 仿真研究第56-62页
     ·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发生不同类型故障第57-60页
     ·同一故障类型不同故障电阻第60-61页
     ·在线路的不同位置发生同一类型故障第61-62页
     ·同一单相接地故障的不同故障时刻第62页
   ·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线路非周期分量差动保护特殊问题研究第64-76页
   ·引言第64页
   ·输电线上增加并联电抗器后附加非周期分量第64-65页
   ·线路非周期分量差动保护相关问题探讨第65-72页
     ·并联电抗器的影响第65-66页
     ·串联补偿电容的影响第66-68页
     ·其它因素的影响第68-72页
   ·智能式线路差动保护的研究第72-75页
     ·智能式差动保护第72-74页
     ·智能式线路差动保护的实现规则第74-75页
   ·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基于 OCT 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第76-90页
   ·引言第76页
   ·基于 OCT 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及实现第76-84页
     ·合并单元(MU)第77-80页
       ·合并单元的定义、结构及功能第77-78页
       ·合并单元的接口第78页
       ·合并单元的通信规约第78-80页
     ·IEC61850第80-82页
       ·IEC61850 的特点第80-81页
       ·IEC61850 功能第81-82页
     ·网络总线第82-84页
       ·过程总线基本方案第82-83页
       ·变电站网络总线基本方案第83-84页
   ·基于 OCT 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第84-89页
     ·系统构想第84-86页
     ·基于OCT 的变压器过负荷联切系统第86-89页
       ·智能型变压器过负荷联切装置系统第86-89页
       ·基于 OCT 的广域分布式变压器过负荷联切系统第89页
   ·小结第89-90页
第六章 基于 OCT 的线路差动保护及自动装置实用化第90-111页
   ·引言第90页
   ·光学电流互感器实用化中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设计方案第90-100页
     ·自适应OCT 的实现方法第90-96页
       ·磁场聚集与抗干扰技术第91-92页
       ·高压光纤传输技术第92-93页
       ·信号处理单元技术第93-96页
     ·自适应OCT 的型式试验第96-98页
       ·高压试验第96-97页
       ·动热稳定试验第97-98页
     ·自适应OCT 的运行第98-100页
   ·自适应 OCT 在线路光纤纵差保护中应用第100-107页
     ·新型线路光纤纵差保护第100-101页
     ·双端数据传输方法及实现第101-104页
     ·保护算法实现第104-105页
     ·基于自适应 OCT 的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运行第105-107页
     ·项目评审情况第107页
   ·变压器过负荷联切自动装置的应用第107-110页
     ·概述第107-108页
     ·装置主要工作原理第108-109页
     ·硬件原理说明第109-110页
     ·项目评审和获奖情况第110页
   ·小结第110-111页
第七章 结论第111-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附录第122-124页
 附录 1:评审证书 1第122-123页
 附录 2:评审证书 2第123-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4-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对帕金森病小鼠脑氧化应激作用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日本留学生汉语逆序词词汇通达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