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鼻息肉病湿热郁滞证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 文献综述 | 第6-25页 |
| 综述一 中医学对鼻息肉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第6-11页 |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鼻息肉病的研究概况 | 第11-25页 |
| 前言 | 第25-26页 |
| 临床研究 | 第26-40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26-30页 |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26-28页 |
|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 第28页 |
| ·一般资料 | 第28-30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 ·治疗方法 | 第30页 |
| ·疗程 | 第30页 |
| ·观察内容 | 第30页 |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30页 |
| ·复发研究 | 第30页 |
| ·统计方法 | 第30页 |
| 3 治疗结果 | 第30-34页 |
| ·临床疗效 | 第30-31页 |
| ·两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 | 第31页 |
|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 第31-32页 |
| ·舌、脉象改善情况 | 第32-33页 |
| ·鼻腔粘膜改善情况 | 第33页 |
| ·鼻息肉改善情况 | 第33页 |
| ·鼻窦窦腔及粘膜改善情况 | 第33-34页 |
| ·复发 | 第34页 |
| ·不良反应 | 第34页 |
| ·病程与疗效的关系 | 第34页 |
| 4 讨论 | 第34-40页 |
| ·鼻息肉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第34-35页 |
| ·鼻息肉病湿热证的证候学特点 | 第35-36页 |
| ·消痔灵注射液治疗鼻息肉的机理分析 | 第36-37页 |
| ·鼻渊通窍1 号的立法组方原则与用药特点 | 第37-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