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价值理论的工亡赔付标准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生命价值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 ·生命价值研究的政策含义 | 第11-14页 |
| 2 国内外生命价值研究方法综述 | 第14-26页 |
| ·国外研究方法综述 | 第14-21页 |
| ·人力资本法 | 第14-15页 |
| ·支付意愿法 | 第15-17页 |
| ·防护费用法 | 第17-18页 |
| ·减少危险法 | 第18页 |
| ·延长生命年法 | 第18页 |
| ·保险金额法 | 第18-19页 |
| ·法庭赔偿法 | 第19页 |
| ·直接赋值法 | 第19-20页 |
| ·其他方法 | 第20-21页 |
| ·国内的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 ·工作价值估计法 | 第22页 |
| ·工作损失估算法 | 第22-23页 |
| ·人身保险的赔偿规定法 | 第23页 |
| ·事故当量损失法 | 第23页 |
| ·生命阶段模型法 | 第23-25页 |
| ·工资风险贴水法 | 第25页 |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 3 工亡赔付标准概况 | 第26-37页 |
| ·美国的工亡赔付标准分析 | 第26-34页 |
| ·背景简介 | 第26-27页 |
| ·法律体系 | 第27页 |
| ·赔偿事件处理 | 第27-28页 |
| ·工亡赔付标准 | 第28-34页 |
| ·部分国家和地区死亡赔偿数据展示 | 第34-37页 |
| ·澳大利亚的死亡赔偿值 | 第34页 |
| ·加拿大的死亡赔偿值 | 第34页 |
| ·德国的死亡赔偿值 | 第34页 |
| ·丹麦的死亡赔偿值 | 第34页 |
| ·法国的死亡赔偿值 | 第34页 |
| ·意大利的死亡赔偿值 | 第34-35页 |
| ·马来西亚的死亡赔偿值 | 第35页 |
| ·新加坡的死亡赔偿值 | 第35页 |
| ·韩国的死亡赔偿值 | 第35页 |
| ·日本的死亡赔偿值 | 第35页 |
| ·中国台湾的死亡赔偿值 | 第35-36页 |
| ·中国香港的死亡赔偿值 | 第36-37页 |
| 4 我国工亡赔付标准分析及建议 | 第37-64页 |
| ·我国工亡赔付值的现状分析 | 第37-43页 |
| ·我国现行死亡赔偿规定 | 第37-41页 |
| ·我国现行死亡赔偿数据展示 | 第41-43页 |
| ·我国工亡赔付值的比较分析方法及其指标数据的选取 | 第43-45页 |
| ·经济指标的选取 | 第43-44页 |
| ·死亡赔偿值的选取 | 第44-45页 |
| ·方法的选取 | 第45页 |
| ·我国工亡赔付值的比较分析研究 | 第45-61页 |
| ·总赔偿额模糊分析法 | 第45-51页 |
| ·数据选择依据 | 第45-46页 |
| ·总赔偿额模糊分析 | 第46-50页 |
| ·验算与比较分析 | 第50-51页 |
| ·总赔偿额对应验证法 | 第51-52页 |
| ·周赔偿额的时间序列分析法 | 第52-55页 |
| ·周赔偿额的时间序列分析 | 第53-54页 |
| ·周赔偿额时间序列法的应用 | 第54-55页 |
| ·周赔偿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法 | 第55-61页 |
| ·周赔偿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第55-60页 |
| ·估算2006 年工亡赔付值 | 第60-61页 |
| ·生命价值的估计 | 第61-63页 |
| ·对我国工亡赔付标准的建议 | 第62-63页 |
| ·我国生命价值的估算 | 第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64-66页 |
|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