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块体非晶合金的历史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 ·块体非晶合金的性能与应用 | 第13-14页 |
| ·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 ·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 | 第16-19页 |
| ·块体非晶合金成分设计准则及玻璃形成能力表征参数 | 第19-24页 |
| ·块体非晶合金成分设计准则 | 第19-22页 |
| ·玻璃形成能力(GFA)表征参数 | 第22-24页 |
|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4-26页 |
| 第2章 实验与数据处理方法 | 第26-37页 |
| ·实验方案 | 第26-27页 |
| ·Co_(48)Cr_(15)Mo_(14)C_(15)B_6RE_2(RE=Y,Gd,Er)金属玻璃的制备 | 第27-29页 |
| ·实验测试方法与分析 | 第29-32页 |
| ·DSC数据处理方法与晶化动力学理论 | 第32-37页 |
| ·晶化体积分数计算 | 第32-33页 |
| ·非等温晶化激活能 | 第33-34页 |
| ·全局晶化激活能 | 第33-34页 |
| ·局域晶化激活能 | 第34页 |
| ·机理函数 | 第34-37页 |
| ·等温晶化 | 第34-35页 |
| ·非等温晶化 | 第35-37页 |
| 第3章 Co_(48)Cr_(15)Mo_(14)C_(15)B_6RE_2(RE=Y,Gd,Er)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研究 | 第37-44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 ·数据分析 | 第40页 |
| ·非晶形成能力分析与讨论 | 第40-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第4章 Co_(48)Cr_(15)Mo_(14)C_(15)B_6RE_2(RE=Y,Gd,Er)合金的力学及磁性能研究 | 第44-51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 ·显微硬度 Hv测试与分析 | 第44-46页 |
| ·压缩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46-49页 |
| ·磁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第5章 冷却速率对Co_(48)Cr_(15)Mo_(14)C_(15)B_6Er_2块体金属玻璃的非等温晶化动力学影响及磁性能研究 | 第51-66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1-64页 |
| ·XRD测量与分析 | 第51-52页 |
| ·DSC测量与分析 | 第52-55页 |
| ·晶化体积分数和晶化激活能计算 | 第55-60页 |
| ·晶化体积分数计算 | 第55-57页 |
| ·T_p处晶化激活能E_c计算 | 第57-60页 |
| ·机理函数分析 | 第60-63页 |
| ·磁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 附表 A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