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五轴联动插补算法和数控多任务调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CONTENTS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7页
     ·数控技术概述第14页
     ·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4-15页
     ·数控技术向开放式发展第15-16页
     ·开放式数控系统是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的机遇第16页
     ·数控插补算法的发展现状第16-17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7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二章 方案设计与相关技术介绍第20-28页
   ·方案设计第20-23页
   ·相关技术介绍第23-27页
     ·五轴(坐标)联动数控技术第23-25页
     ·NURBS介绍第25-26页
     ·μC/OS-Ⅱ介绍第26-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NURBS曲线曲面相关理论第28-35页
   ·NURBS方法的发展过程第28-29页
   ·B样条曲线曲面的定义、性质及算法第29-32页
     ·B样条曲线曲面的定义第29-30页
     ·B样条的性质第30-31页
     ·求B样条曲线上点的de Boor算法第31页
     ·B样条曲线导矢的求法第31-32页
   ·NURBS曲线曲面的定义及算法第32-34页
     ·NURBS曲线曲面的定义第32-33页
     ·NURBS曲线上点的求法第33页
     ·NURBS曲线导矢的求法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插补算法第35-56页
   ·插补算法思想第35-36页
   ·NURBS曲线插补第36-43页
     ·预估校正方法第38-42页
     ·曲线段间的过渡第42-43页
   ·"Z"形走刀方式的实现第43-44页
   ·求刀位文件第44-47页
   ·参数ω的确定第47-49页
   ·利用NURBS的局部性质减少计算量第49-50页
   ·关于加减速控制和刀具行间过渡的讨论第50-55页
     ·加减速控制概况第50-51页
     ·曲面实时插补加减速控制方法第51-52页
     ·行间过渡方法第52-53页
     ·加减速控制模式第53-54页
     ·讨论第54-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μC/OS-Ⅱ工作原理和多任务调度设计第56-68页
   ·概述第56页
   ·μC/OS-Ⅱ的移植第56-59页
     ·μC/OS-Ⅱ对处理器的要求第57-58页
     ·移植需要重写的代码第58-59页
   ·μC/OS-Ⅱ工作原理第59-64页
     ·任务、时钟节拍、就绪表和μC/OS-Ⅱ通信机制第59-62页
     ·μC/OS-Ⅱ的初始化第62-63页
     ·多任务启动第63-64页
     ·任务切换第64页
   ·多任务调度设计第64-66页
     ·数控多任务设计第64-66页
     ·多任务调度第66页
   ·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算法仿真与多任务调度测试第68-85页
   ·插补算法仿真第68-75页
     ·MATLAB与C语言混合编程第68-69页
     ·部分仿真图和数据第69-74页
     ·仿真图及数据分析第74-75页
   ·多任务调度测试第75-84页
     ·硬件平台简介第75页
     ·移植μC/OS-Ⅱ到S3C44BOX第75-80页
     ·多任务调度测试第80-81页
     ·串口通信第81-82页
     ·LCD显示第82-84页
   ·小结第84-85页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结论第85-86页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2-94页
致谢第94-95页
附录一 部分算法程序第95-102页
附录二 曲面参数第102-103页
附录三 任务调度部分代码第103-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媒体新闻事件策划研究
下一篇:大一新生自尊和学业压力及其与成就目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