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广西锰矿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 第16-19页 |
·广西锰矿的矿床类型 | 第16页 |
·海相沉积锰矿床 | 第16页 |
·风化型锰矿床 | 第16页 |
·广西锰矿资源的特点 | 第16-17页 |
·资源地位举足轻重 | 第16页 |
·资源储量分布集中 | 第16-17页 |
·碳酸锰矿多,氧化锰矿少;贫矿多,富矿少 | 第17页 |
·广西锰矿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 第17-19页 |
·勘查现状 | 第17页 |
·开发现状 | 第17-18页 |
·锰矿资源利用水平 | 第18-19页 |
第三章 锰矿资源的开发特性和可持续利用界定 | 第19-23页 |
·锰矿资源的可耗竭性 | 第19页 |
·锰矿资源的稀缺性 | 第19-20页 |
·锰矿资源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 | 第20-21页 |
·锰矿资源需求的波动性和储量的随机性 | 第21-22页 |
·锰矿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界定 | 第22-23页 |
第四章 确定性条件下广西锰矿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分析 | 第23-29页 |
·可耗竭资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霍特林规则 | 第23页 |
·确定性条件下广西锰矿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分析 | 第23-28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模型的特殊解 | 第25-26页 |
·模型的模拟分析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五章 不确定性条件下广西锰矿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分析 | 第29-42页 |
·随机最优控制理论简介 | 第29-32页 |
·维纳过程 | 第29-30页 |
·泊松过程 | 第30-31页 |
·伊藤(It(?))公式 | 第31页 |
·均方导数 | 第31-32页 |
·随机最优控制基本模型 | 第32-34页 |
·随机最优控制基本模型求解 | 第34-38页 |
·锰矿资源最优开采速度分析 | 第38-41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0页 |
·开发利用策略分析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六章 广西锰矿资源年产量的ARIMA模型建立与预测 | 第42-57页 |
·ARIMA建模思路 | 第42-43页 |
·ARIMA模型简介 | 第43-44页 |
·ARIMA模型的建模步骤 | 第44-52页 |
·观察广西锰矿资源年产量原始时间序列 | 第44页 |
·判断随机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 第44-45页 |
·对原始时间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 | 第45-46页 |
·对二阶差分序列进行均值化处理 | 第46-47页 |
·参数估计 | 第47-48页 |
·ARIMA(p,d,g)模型判定与阶数的确定 | 第48-51页 |
·对模型中残差项的检验 | 第51-52页 |
·模型拟合和预测 | 第52-56页 |
·序列{w_t}的ARMA(2,3)模型拟合 | 第52-54页 |
·原始时间序列ARMA(2,3)模型拟合和预测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广西锰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 第57-61页 |
·广西区位优势 | 第57页 |
·广西后发优势 | 第57-58页 |
·广西锰矿勘查开发建议 | 第58-61页 |
·勘查建议 | 第58-59页 |
·开发建议 | 第59-61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