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合作形式论文--经济联合体论文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发展政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引言第13-16页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
 2.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4页
 3.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4-16页
第一章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第16-23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第16-18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第16页
     ·现代农业背景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特点第16-17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政府的关系第17-18页
   ·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模式及典型案例第18-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第18-19页
     ·农村能人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第19页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依托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第19-20页
     ·供销社领办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第20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第20-23页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第21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第21-22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第22-23页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第23-32页
   ·山西省永济市永济金禾小麦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第23-25页
     ·金禾小麦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背景第23页
     ·金禾小麦专业合作社经营现状第23-24页
     ·金禾小麦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第24-25页
   ·山西省永济市金禾小麦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组织分析第25-29页
     ·新型的经营模式第25-26页
     ·完善的管理机构第26-27页
     ·科学的培训长效机制第27-28页
     ·以农民利益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第28页
     ·产品营销推广方式第28-29页
   ·永济金禾小麦专业合作社模式的推广价值第29-32页
     ·"七统一分"的管理模式第29-30页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第30-32页
第三章 目前各级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第32-38页
   ·我国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职能定位第32-33页
     ·我国政府在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地位第32页
     ·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动因分析第32-33页
     ·我国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选择第33页
   ·基层政府对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促进作用第33-35页
     ·政策支持第34页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第34-35页
     ·完善税收及信贷支持第35页
   ·我国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政府定位不准确第35页
     ·工商登记注册手续繁琐第35-36页
     ·虚假合作社的出现第36页
   ·提高我国各级政府对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扶持力度第36-38页
     ·强化思想宣传和培训教育第36页
     ·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政策第36-37页
     ·明确财政扶持政策,健全贷款和保险机制第37页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第37-38页
第四章 影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分析第38-42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环境影响因素第38-40页
     ·民主监督机制失效第38-39页
     ·缺乏科学专业化管理第39页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第39-40页
     ·社员异质性问题第40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第40-42页
     ·政府层面的影响第40-41页
     ·融资环境的影响第41页
     ·社区环境的影响第41-42页
第五章 推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选择第42-48页
   ·规章建制,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第42-43页
     ·健全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第42页
     ·完善利益分配制度第42-43页
     ·建立完整的内外部监督体系第43页
   ·加强各级政府扶持力度,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第43-45页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第43-44页
     ·落实工商、税收及信贷优惠政策第44页
     ·发展农村金融合作,提高保险服务水平第44-45页
   ·发挥优势,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第45-46页
     ·强化与龙头企业联系第45页
     ·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第45页
     ·典型引路,提高创新意识第45-46页
   ·加强宣传引导,拓宽为农服务领域第46-48页
     ·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第46页
     ·倾斜农村人才政策,建立激励机制第46页
     ·借助媒体网络,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3-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煤业公司循环经济战略研究
下一篇: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