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8页 |
·研究背景及科学意义 | 第11-14页 |
·虹鳟的分类及其研究概况 | 第11页 |
·虹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经济价值 | 第11-13页 |
·虹鳟的养殖概况和育种现状 | 第13-14页 |
·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的估计方法 | 第14-20页 |
·遗传参数估计方法 | 第14-17页 |
·育种值估计方法 | 第17-19页 |
·动物模型 | 第19-20页 |
·影响虹鳟生长性状的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 第20-27页 |
·影响虹鳟生长性状的因素 | 第21-22页 |
·研究进展 | 第22-27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7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9页 |
·研究群体 | 第28页 |
·性状测定 | 第28页 |
·数据整理 | 第28-29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9-39页 |
·生长性状表型参数的计算 | 第29-30页 |
·生长性状固定效应的方差分析 | 第30页 |
·统计分析模型 | 第30-33页 |
·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估计 | 第33-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3页 |
·性状的表型参数 | 第39-40页 |
·生长性状固定效应的方差分析 | 第40-43页 |
·生长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的估计 | 第43-53页 |
·单性状无重复观察值动物模型 | 第43-44页 |
·两性状动物模型 | 第44-45页 |
·单性状有重复观察值动物模型 | 第45-46页 |
·不同动物模型的比较 | 第46-48页 |
·主要性状固定效应的估计 | 第48页 |
·育种值估计 | 第48-50页 |
·各性状的表型趋势和遗传趋势 | 第50-53页 |
4 讨论 | 第53-58页 |
·表型参数 | 第53页 |
·固定效应的筛选 | 第53-54页 |
·测定年份、季节 | 第53-54页 |
·品系 | 第54页 |
·遗传参数的估计 | 第54-56页 |
·单性状无重复观察值模型 | 第54页 |
·两性状模型 | 第54-55页 |
·单性状有重复观察值模型 | 第55页 |
·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 | 第55-56页 |
·三种模型方法的比较 | 第56页 |
·固定效应的估计 | 第56-57页 |
·育种值的估计 | 第57页 |
·表型趋势和遗传趋势 | 第57-58页 |
5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