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谐波检测仪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电力谐波的危害及谐波检测的意义 | 第11-13页 |
·电力谐波的危害 | 第11-12页 |
·谐波检测的意义 | 第12-13页 |
·电力谐波检测技术及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嵌入式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嵌入式系统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嵌入式系统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本论文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论文的意义 | 第16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本章小节 | 第17-18页 |
第2章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谐波检测分析仪的总体设计 | 第18-26页 |
·电力谐波分析 | 第18-21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21-22页 |
·嵌入式系统定义 | 第21页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21-22页 |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 第22页 |
·谐波分析仪总体设计 | 第22-25页 |
·谐波分析仪的硬件总体方案 | 第22-24页 |
·谐波分析仪的软件总体方案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电网谐波检测的算法研究 | 第26-42页 |
·谐波检测算法的数学基础 | 第26-28页 |
·傅立叶三角级数分解 | 第26-27页 |
·傅立叶级数的指数形式 | 第27页 |
·傅立叶变换原理 | 第27-28页 |
·几种谐波分析算法的研究 | 第28-39页 |
·傅立叶变换检测法 | 第28-31页 |
·加窗法 | 第31-32页 |
·小波变换检测法 | 第32页 |
·改进FFT 检测方法 | 第32页 |
·i_p-i_q检测算法的实现与仿真 | 第32-39页 |
·FIR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谐波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42-56页 |
·CPU 的选型 | 第42-45页 |
·ARM 概述 | 第42-44页 |
·S3C2410 的特点 | 第44-45页 |
·S3C2410 的核心电路 | 第45-47页 |
·电源/复位电路与JTAG 接口 | 第45-46页 |
·S3C2410 与存储器的接口 | 第46-47页 |
·LCD/VGA 接口电路 | 第47-49页 |
·ZLG7290 键盘接口电路 | 第49页 |
·IDE 接口电路 | 第49-51页 |
·模拟量接口电路 | 第51-55页 |
·ADS8364 与S3C2410 的接口电路 | 第51-54页 |
·信号调理与频率检测电路 | 第54-55页 |
·本章小节 | 第55-56页 |
第5章 基于嵌入式LINUX 的系统软件开发 | 第56-72页 |
·嵌入式LINUX 的介绍 | 第56-58页 |
·嵌入式Linux 的概述 | 第56页 |
·嵌入式Linux 的特点 | 第56-57页 |
·嵌入式Linux 的开发平台 | 第57-58页 |
·LINUX 在S3C2410 平台上的移植 | 第58-61页 |
·嵌入式Linux 软件调试环境的建立 | 第58-59页 |
·U-Boot 的移植 | 第59-60页 |
·Linux 内核的移植 | 第60-61页 |
·驱动程序的开发 | 第61-67页 |
·IDE 驱动程序 | 第61-63页 |
·ADS8364 驱动程序 | 第63-65页 |
·ZLG7290 驱动程序 | 第65-67页 |
·谐波检测程序在LINUX 应用层的实现 | 第67-71页 |
·测量主程序 | 第67-68页 |
·谐波分析算法程序 | 第68-70页 |
·图形展示界面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总结 | 第72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