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大跨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施工稳定性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引言 | 第10页 |
·刚构桥的含义与特点 | 第10-11页 |
·平衡悬臂施工技术的概念及演变 | 第11-14页 |
·刚构桥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4-17页 |
·高墩、超高墩连续刚构桥 | 第17-19页 |
·桥梁施工稳定性 | 第19-24页 |
·因失稳而导致的桥梁施工事故 | 第19-21页 |
·悬臂施工过程的稳定措施 | 第21-22页 |
·稳定研究的发展历史和面临的问题 | 第22-24页 |
·本文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对象概况 | 第2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24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第2章 有限元稳定分析理论 | 第26-36页 |
·概述 | 第26-27页 |
·稳定问题求解方法评述 | 第27-28页 |
·结构稳定性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28-34页 |
·第一类稳定的线弹性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28-30页 |
·第一类稳定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30-31页 |
·第二类稳定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31-34页 |
·失稳判别准则 | 第34-35页 |
·稳定性评价指标 | 第35-36页 |
第3章 基于ANSYS 的精细化有限元建模 | 第36-47页 |
·工程概况 | 第36-42页 |
·ANSYS 中预应力钢筋砼结构建模方法介绍 | 第42页 |
·单元特性的介绍与选取 | 第42-43页 |
·建模细节 | 第43-47页 |
·上部梁结构 | 第43-44页 |
·墩结构 | 第44-45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作者关于建模的经验总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施工各阶段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47-61页 |
·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 第47页 |
·墩自体稳定性 | 第47页 |
·施工各个阶段 | 第47页 |
·荷载计算及模型相关参数 | 第47-49页 |
·风荷载的计算 | 第47-48页 |
·模型相关参数 | 第48-49页 |
·计算模型 | 第49-50页 |
·计算结果 | 第50-61页 |
·墩自体稳定性 | 第51-54页 |
·仅在重力作用下 | 第51-53页 |
·在重力和风荷载共同作用下 | 第53-54页 |
·施工各个阶段 | 第54-61页 |
·有效预应力值的确定 | 第54-56页 |
·各阶段屈曲特征值分析 | 第56-61页 |
第5章 最大悬臂状态稳定性分析结论 | 第61-80页 |
·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 第61-62页 |
·屈曲特征值分析 | 第62-67页 |
·主要荷载计算 | 第62-64页 |
·各工况具体荷载及加载系数 | 第64页 |
·模型相关参数 | 第64-65页 |
·计算模型 | 第65页 |
·计算结果 | 第65-67页 |
·非线性屈曲分析 | 第67-80页 |
·非线性分析简介 | 第67-71页 |
·材料非线性理论 | 第67-70页 |
·非线性屈曲分析 | 第70-71页 |
·材料特性 | 第71-74页 |
·破坏准则及求解方法 | 第74-75页 |
·稳定安全系数的定义 | 第75-76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6-80页 |
·各工况最大竖向位移曲线 | 第76-77页 |
·各工况最大 mises 应力曲线 | 第77页 |
·各工况 mises 应力分布图 | 第77-79页 |
·各工况失稳变形图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一、成果及结论 | 第80-81页 |
二、尚需研究的部分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