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1 稻瘟病介绍 | 第14页 |
2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遗传多样性 | 第14-15页 |
3 水稻抗稻瘟病育种 | 第15-22页 |
·水稻抗稻瘟病传统育种 | 第15-16页 |
·基因工程策略育种 | 第16-18页 |
·水稻自身防卫基因的克隆与稻瘟病抗性良 | 第16-17页 |
·外源防卫基因的导入与稻瘟病抗性良 | 第17页 |
·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导入与稻瘟病抗性良 | 第17-18页 |
·植保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导入与稻瘟病抗性良 | 第18页 |
·外源DNA片段的导入与稻瘟病抗性改良 | 第18页 |
·水稻抗稻瘟病的分子育种 | 第18-22页 |
4 问题与展望 | 第22-23页 |
5 立项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转溶菌酶基因水稻转育后代中纯合株系筛选与鉴定 | 第24-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水稻材料 | 第24-25页 |
·水稻总DNA微量提取试剂 | 第25页 |
·PCR试剂 | 第25页 |
·PCR引物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利用G418筛选体系筛选转育后代纯合株系 | 第26页 |
·G418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处理 | 第26页 |
·G418对水稻离体叶片的处理 | 第26页 |
·溶菌酶基因纯合系的分子验证 | 第26-27页 |
·水稻总DNA微量提取 | 第26-27页 |
·PCR检测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溶菌酶基因纯合株系初步筛选 | 第27-29页 |
·G418对亲本种子的发芽抑制效应 | 第27-28页 |
·各转育后代的种子的发芽情况 | 第28-29页 |
·G418对水稻叶片的离体筛选 | 第29-31页 |
·G418对亲本叶片的离体检测 | 第29-30页 |
·G418对转育后代离体叶片的检测结果 | 第30-31页 |
·抗性基因纯合株系分子验证 | 第31-32页 |
·转育世代中溶菌酶基因的纯合株系筛选结果 | 第32页 |
3 讨论 | 第32-35页 |
第三章 转溶菌酶基因水稻转育后代稻瘟病抗性鉴定 | 第35-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8页 |
·材料 | 第35页 |
·转育材料 | 第35页 |
·诱发品种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叶瘟鉴定 | 第35-37页 |
·病圃设计 | 第36页 |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穗颈瘟鉴定 | 第37-38页 |
·病圃设计 | 第37页 |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37-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转育后代叶瘟的抗性鉴定 | 第38-40页 |
·9311/ZH9(R)转育后代叶瘟抗性鉴定 | 第38-39页 |
·288/ZH9(R)转育后代叶瘟鉴定 | 第39-40页 |
·E32/ZH9(R)转育后代叶瘟鉴定 | 第40页 |
·转育后代穗颈瘟抗性鉴定 | 第40-43页 |
·9311/ZH9(R)转育后代穗颈瘟鉴定 | 第40-42页 |
·288/ZH9(R)转育后代穗颈瘟鉴定 | 第42页 |
·E32/ZH9(R)转育后代穗颈瘟鉴定 | 第42-43页 |
·转基因水稻转育后代稻瘟病抗性分析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47页 |
·叶瘟和穗颈瘟相关性问题 | 第44-45页 |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问题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转溶菌酶基因水稻转育后代杂交组合优选评价 | 第47-6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1页 |
·材料 | 第47-48页 |
·杂交组合 | 第47-48页 |
·对照组合 | 第48页 |
·稻瘟病诱发品种 | 第48页 |
·方法 | 第48-51页 |
·穗颈瘟鉴定 | 第48页 |
·产量性状考察 | 第48页 |
·中选组合分子验证 | 第48-51页 |
·PCR检测结果 | 第48页 |
·PCR-Southern检测 | 第48-51页 |
2 结果 | 第51-59页 |
·杂交组合选优评价 | 第51-57页 |
·转育后代杂交组合抗性鉴定 | 第51-56页 |
·9311/ZH9(R)转育后代杂交组合抗性鉴定 | 第51-54页 |
·288/ZH9(R)转育后代杂交组合抗性鉴定 | 第54-55页 |
·E32/ZH9(R)转育后代杂交组合抗性鉴定 | 第55-56页 |
·抗性优势组合产量性状考察 | 第56-57页 |
·转育后代杂交组合选优结果 | 第57页 |
·分子检测结果 | 第57-59页 |
·PCR检测结果 | 第57-58页 |
·PCR-Southern检测结果 | 第58-59页 |
3 讨论 | 第59-62页 |
·稻瘟病抗性杂种优势 | 第59-60页 |
·抗稻瘟病品系的鉴定方法 | 第60-62页 |
附图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