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交流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前言第7-1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7-8页
 二、课题的界定第8-9页
 三、本领域研究前沿文献综述第9页
 四、研究方法第9-10页
 五、研究结论第10-11页
第一章 语文课堂交流概述第11-18页
 第一节 语文课堂交流的概念第11-13页
  一、人际交流第11-12页
  二、课堂交流第12页
  三、语文课堂交流第12-13页
 第二节 研究语文课堂交流的意义第13-18页
  一、时代的热切呼唤第13-14页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第14-15页
  三、语文学科本身的客观需要第15-16页
  四、目前的语文课堂呼唤有效的交流第16-18页
第二章 语文课堂交流的开展第18-42页
 第一节 语文课堂交流的过程第18-25页
  一、创设情境第19-21页
  二、调动协作第21-23页
  三、组织交流第23-24页
  四、实现意义建构第24-25页
 第二节 语文课堂交流的内容和形式第25-31页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交流”第25-27页
  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第27-28页
  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第28-30页
  四、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第30-31页
 第三节 语文课堂交流的原则第31-42页
  一、民主平等原则第32-35页
  二、开放互动原则第35-37页
  三、有效调控原则第37-39页
  四、肯定激励原则第39-42页
第三章 语文课堂交流与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第42-55页
 第一节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六度”第42-48页
  一、“高度”——语文教师要有使命感和道德感第42-43页
  二、“态度”——语文教师要有亲和力和向心力第43-44页
  三、“角度”——语文教师要有组织、调控能力第44-45页
  四、“风度”——语文教师要有个性和才情第45-46页
  五、“力度”——语文教学要有激情和智慧第46-47页
  六、“深度”——语文教师要有丰厚的学养第47-48页
 第二节 提高语文教师课堂交流能力的途径第48-55页
  一、富有爱心第49-50页
  二、善于思考第50-52页
  三、不断充电第52-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语堂“近情”美学研究
下一篇:燃气调压站压力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