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9-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关于体育场馆概念、性质和高校体育场馆性质的综述 | 第13-14页 |
·体育场馆概念 | 第13页 |
·体育场馆的性质和分类 | 第13-14页 |
·高校体育场馆的性质 | 第14页 |
·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利用现状研究的综述 | 第14-17页 |
·体育场馆设施开放使用政策规定 | 第14-16页 |
·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利用情况研究 | 第16-17页 |
·关于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利用现状的总体评价 | 第17页 |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利用情况研究的综述 | 第17-21页 |
·国内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利用情况研究 | 第17-18页 |
·国外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利用情况研究 | 第18-20页 |
·对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利用现状的评价 | 第20-21页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1-24页 |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1页 |
·访谈法 | 第21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1-23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23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23-24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4-45页 |
·苏北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现状 | 第24-26页 |
·场馆的数量 | 第24-25页 |
·高校体育场馆满足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 | 第25-26页 |
·苏北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现状 | 第26-31页 |
·对社会开放的对象 | 第26页 |
·对社会开放的时间 | 第26-28页 |
·对社会开放的形式 | 第28页 |
·对社会开放的场馆类型 | 第28-29页 |
·对社会开放的收费情况 | 第29-30页 |
·对社会开放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 第30页 |
·对社会开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 第30-31页 |
·对社会开放过程中的场馆养护经费问题 | 第31页 |
·苏北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优势 | 第31-33页 |
·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 | 第31-32页 |
·苏北高校自身的优势 | 第32-33页 |
·影响苏北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的因素 | 第33-38页 |
·高校本身的条件 | 第34页 |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条件 | 第34页 |
·场馆对社会开放的时间 | 第34-35页 |
·场馆提供的服务内容 | 第35页 |
·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 | 第35-36页 |
·思想意识 | 第36页 |
·对社会宣传的方式和力度 | 第36-37页 |
·场馆的管理制度 | 第37页 |
·学校及设施的安全问题 | 第37-38页 |
·周围居民的经济状况及体育锻炼、体育消费的意识和行为 | 第38页 |
·苏北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的对策 | 第38-45页 |
·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 第38-39页 |
·以社会为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开放时间、收费标准 | 第39页 |
·引进人才,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 第39-40页 |
·加强宣传,引导消费 | 第40页 |
·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 | 第40-41页 |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 第41页 |
·切实加强安全工作 | 第41-42页 |
·多渠道对社会开放 | 第42-45页 |
5 结论与对策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对策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附录:对苏北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情况的调查问卷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