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天然气加热炉盘管内壁结垢过程模型研究及预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7页 |
|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湿天然气在加热炉盘管内部结垢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 ·湿天然气结垢的危害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 ·国内外湿天然气结垢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湿天然气管路气液两相流研究 | 第17-52页 |
| ·气液两相流的参数和术语 | 第17-24页 |
| ·流量 | 第17-18页 |
| ·流速 | 第18-19页 |
| ·气液两相流相对流速参数 | 第19页 |
| ·气液含率 | 第19-20页 |
| ·气液两相混合物的密度 | 第20-21页 |
| ·气液两相流压降梯度折算系数 | 第21-22页 |
| ·摩阻系数 | 第22-24页 |
| ·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判断准则 | 第24-32页 |
| ·流型的划分 | 第24-25页 |
| ·流型判断准则 | 第25-32页 |
| ·湿天然气气液两相流工艺参数计算 | 第32-49页 |
| ·均相流模型 | 第32-34页 |
| ·漂移流模型 | 第34-37页 |
| ·基于流型划分的模型 | 第37-40页 |
| ·天然气物性参数 | 第40-46页 |
| ·湿天然气气液两相流计算分析 | 第46-49页 |
| ·气液两相流结垢模型划分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三章 结垢机理与模型研究 | 第52-67页 |
| ·污垢理论概述 | 第52-54页 |
| ·污垢的分类 | 第52-53页 |
| ·油气田污垢成分 | 第53页 |
| ·污垢的形成过程 | 第53-54页 |
| ·结晶基本理论 | 第54-57页 |
| ·溶解度和过饱和度 | 第54-56页 |
| ·晶体的形成 | 第56-57页 |
| ·固体颗粒的沉积 | 第57-58页 |
| ·输运过程 | 第57-58页 |
| ·附着过程 | 第58页 |
| ·结垢影响因素 | 第58-60页 |
| ·污垢积聚预测模型 | 第60-64页 |
| ·颗粒污垢预测模型 | 第60-62页 |
| ·析晶污垢预测模型 | 第62-64页 |
| ·结垢过程与温度场的耦合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四章 湿天然气加热炉盘管内壁结垢模型 | 第67-89页 |
| ·加热炉盘管物理模型 | 第67-70页 |
| ·天然气加热炉 | 第67-68页 |
|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 ·基于流型结垢模型的热阻计算 | 第70-78页 |
| ·全湿模型热阻计算 | 第70-71页 |
| ·半湿模型热阻计算 | 第71-73页 |
| ·过渡模型热阻计算 | 第73-78页 |
| ·天然气游离水结垢模型 | 第78-87页 |
| ·硫酸钙析晶污垢沉积速率 | 第78-81页 |
| ·硫酸钙颗粒污垢沉积速率 | 第81-83页 |
| ·硫酸钙污垢剥蚀速率 | 第83页 |
| ·结垢求解与参数确定 | 第83-87页 |
| ·计算流程 | 第87-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第五章 结垢程序预测结果分析 | 第89-110页 |
| ·结垢预测程序概述 | 第89-92页 |
| ·程序设计语言 | 第89页 |
| ·程序界面及功能介绍 | 第89-92页 |
| ·结垢参数预测结果 | 第92-100页 |
| ·流体主体温度分布 | 第93-94页 |
| ·压力分布 | 第94-95页 |
| ·净结垢速率分布 | 第95-97页 |
| ·污垢层厚度分布 | 第97-98页 |
| ·主体浓度分布 | 第98-100页 |
| ·结垢因素对结垢量的影响 | 第100-105页 |
| ·环境温度对污垢层厚度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 ·游离水流量对污垢层厚度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 ·游离水污垢浓度对污垢层厚度的影响 | 第102页 |
| ·初始压强对污垢层厚度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 ·流型对污垢热阻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 ·湿天然气结垢特性分析 | 第105-108页 |
| ·湿天然气流型划分 | 第105页 |
| ·湿天然气流型与净结垢速率 | 第105-10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110-1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3-116页 |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