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及uClinux手持终端底层平台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及发展史 | 第8-11页 |
| ·手持智能设备的现状 | 第11页 |
| ·本课题所做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 2 硬件系统设计 | 第13-30页 |
| ·常用微处理器 | 第13-16页 |
| ·外部扩展存储器 | 第16-21页 |
| ·本课题Flash 设计 | 第19-20页 |
| ·本课题SRAM 设计 | 第20-21页 |
| ·以太网接口设计 | 第21-24页 |
| ·串行口接口设计 | 第24-25页 |
| ·LCD 液晶接口设计 | 第25-27页 |
| ·系统时钟与复位设计 | 第27-28页 |
| ·JTAG 接口设计 | 第28页 |
| ·电源设计 | 第28-30页 |
| 3 开发环境建立及移植UCLINUX | 第30-47页 |
| ·UCLINUX 简介及相关知识 | 第30-32页 |
|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 第32页 |
| ·BOOTLOADER 程序概念 | 第32-41页 |
| ·典型的BootLoader 程序框架 | 第33-38页 |
| ·BLOB 引导程序 | 第38-41页 |
| ·UCLINUX 针对本文设计系统的裁减 | 第41-45页 |
| ·选择内核形式 | 第41-42页 |
| ·采用 ROMFS 作为根文件系统 | 第42页 |
| ·存储空间分配 | 第42-43页 |
| ·重新配置内核 | 第43-45页 |
| ·UCLINUX 的下载到目标板 | 第45-47页 |
| 4 UCLINUX 下的驱动移植 | 第47-62页 |
| ·静态加载驱动程序 | 第47-49页 |
| ·串口驱动 | 第49-51页 |
| ·网卡驱动分析及移植 | 第51-56页 |
| ·网络驱动程序的结构 | 第51-52页 |
| ·网络驱动程序的基本方法 | 第52-55页 |
| ·网络驱动程序中用到的数据结构 | 第55-56页 |
| ·LCD 驱动分析和移植 | 第56-62页 |
| 5 系统的测试 | 第62-64页 |
| ·系统仿真调试 | 第62页 |
| ·串口测试 | 第62页 |
| ·以太网口测试 | 第62-63页 |
| ·LCD 测试 | 第63-64页 |
| 6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附录 | 第70-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