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型超级稻稻瘟病抗性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研究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6-44页 |
·稻瘟病菌的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研究 | 第17-21页 |
·稻瘟病菌的群体分子遗传学 | 第21-22页 |
·稻瘟病菌的侵染机制 | 第22-24页 |
·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水稻稻瘟病抗性的解剖学机理 | 第24-25页 |
·植物抗病反应 | 第25页 |
·水稻抗稻瘟病资源鉴定和遗传分析 | 第25-26页 |
·抗病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第26-40页 |
·常用的分子标记 | 第26-36页 |
·抗病基因定位进展 | 第36-39页 |
·抗病基因克隆 | 第39-40页 |
·水稻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 | 第40-42页 |
·水稻基因组研究进展 | 第41页 |
·水稻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 | 第41-42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42-44页 |
第二章 沈农606的稻瘟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 第44-4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种植和杂交组合的配制 | 第45页 |
·菌种繁殖与菌液制备 | 第45页 |
·人工接种苗期抗性鉴定 | 第45-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亲本及F_2群体的抗性鉴定 | 第46页 |
·沈农606的抗病性遗传分析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第三章 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48-56页 |
·前言 | 第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水稻总DNA的提取 | 第48-49页 |
·DNA浓度的测定 | 第49页 |
·DNA纯度的测定 | 第49页 |
·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电泳 | 第49-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DNA的提取和检测 | 第52页 |
·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第52-54页 |
·SRAP的多态性 | 第54-55页 |
·讨论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抗稻瘟病基因的SRAP标记分析 | 第56-60页 |
·前言 | 第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植物材料 | 第56-57页 |
·与抗病基因连锁的SRAP标记的筛选和定位 | 第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58页 |
·与抗稻瘟病基因连锁的SRAP标记 | 第57-58页 |
·与抗稻瘟病基因连锁的SRAP标记的连锁分析 | 第58页 |
·讨论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SSR标记法锚定 | 第60-66页 |
·前言 | 第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0-63页 |
·植物材料 | 第60页 |
·水稻总DNA的提取 | 第60页 |
·SSR扩增及电泳检测 | 第60-62页 |
·染色体锚定及连锁分析 | 第62-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65页 |
·染色体锚定及连锁分析 | 第63-64页 |
·抗稻瘟病基因的来源 | 第64-65页 |
·讨论 | 第65-66页 |
·染色体锚定 | 第65页 |
·Pi-SN606与同染色体上其他抗病基因的关系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的测序法锚定 | 第66-7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6-69页 |
·材料 | 第66页 |
·方法 | 第66-67页 |
·连接、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转化 | 第67-68页 |
·测序与序列分析 | 第68-6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9-73页 |
·回收片段的序列分析 | 第69-72页 |
·回收片段的染色体锚定 | 第72-73页 |
·讨论 | 第73-7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