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变形监测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变形分析与预报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第13-16页 |
·变形监测技术的进步对变形监测带来的影响 | 第16-17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2章 变形监测网的附加基准法平差及稳定性分析 | 第20-48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平差的基准问题 | 第21页 |
·基准的定义 | 第21页 |
·监测网平差基准的选择 | 第21页 |
·用附加基准方程法统一平差方式及进行成果转换 | 第21-29页 |
·用附加基准方程法进行经典平差 | 第21-24页 |
·不同基准条件下平差方式的统一形式 | 第24-27页 |
·不同基准条件下平差成果的相互转换 | 第27-28页 |
·附加基准法在GPS变形监测网平差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顾及起算数据误差的附加基准平差 | 第29-36页 |
·精密平差中考虑起算数据误差影响的必要性 | 第29-31页 |
·顾及起算数据误差的附加基准法进行独立网平差 | 第31-33页 |
·扩展网参数精度与高级网参数精度的关系 | 第33-34页 |
·顾及起算数据误差的不同基准下的成果转换 | 第34-35页 |
·附加基准法经典自由网平差算例 | 第35-36页 |
·用附加基准法平差附合网及考虑起算数据误差的影响 | 第36-43页 |
·在附合网平差中考虑起算数据误差的意义 | 第36-37页 |
·用附加基准法平差附合网 | 第37-39页 |
·考虑起算数据误差的附合网平差 | 第39-40页 |
·附加基准法平差附合网算例 | 第40-43页 |
·监测网稳定性分析 | 第43-47页 |
·多期观测单位权中误差的综合估计 | 第44-45页 |
·图形一致性检验 | 第45页 |
·不稳定点搜索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混合遗传算法及其在控制网平差中的应用研究 | 第48-80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遗传算法及其工作原理 | 第49-53页 |
·遗传算法的工作原理 | 第50-51页 |
·遗传算法的特点及优势 | 第51页 |
·改进的遗传算法 | 第51-53页 |
·改进遗传算法在非线性平差中的应用 | 第53-60页 |
·用遗传算法进行非线性平差的适应函数 | 第54-55页 |
·用遗传算法计算参数估值 | 第55-57页 |
·非线性算法参数的精度估算 | 第57-60页 |
·算法设计及最优遗传算子的确定 | 第60-69页 |
·非线性回归分析 | 第61-62页 |
·函数的非线性强度 | 第62-63页 |
·遗传算法实验设计 | 第63-64页 |
·算例 | 第64-69页 |
·用单纯形法对遗传操作进行改进的混合遗传算法 | 第69-78页 |
·无约束条件的单纯形法 | 第70-72页 |
·遗传算法与单纯形法结合的混合算法 | 第72-74页 |
·仿真试验 | 第74-77页 |
·混合遗传算法在控制网平差中的应用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4章 改进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80-112页 |
·引言 | 第80-81页 |
·神经网络及BP算法 | 第81-88页 |
·神经网络的基本元素 | 第81-83页 |
·BP网络及其学习算法 | 第83-88页 |
·用遗传算法改进的BP前馈神经网络 | 第88-93页 |
·遗传算法与BP算法结合的工作原理 | 第88页 |
·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结构 | 第88-92页 |
·将遗传算法用于神经网络连接权值的训练 | 第92-93页 |
·神经网络使用数据的预处理 | 第93-100页 |
·数据处理的方法与步骤 | 第93-94页 |
·异常值的定位及剔除 | 第94-98页 |
·数据的变换处理 | 第98-100页 |
·变形预报的组合预测 | 第100-103页 |
·实例分析 | 第103-110页 |
·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变形预测的过程 | 第103-105页 |
·改进的神经网络与普通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比较 | 第105-106页 |
·用指数平滑法和自回归法预测结果比较 | 第106-108页 |
·组合预测结果分析 | 第108-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5章 基于ARMA新息模型的Kalman滤波法 | 第112-149页 |
·引言 | 第112-113页 |
·向量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 第113-115页 |
·模型参数的RLS估计 | 第115-120页 |
·模型参数的LS算法及RLS算法 | 第115-117页 |
·向量ARMA模型的模型参数估计 | 第117-120页 |
·最优递推Kalman滤波器及预报器 | 第120-126页 |
·正交投影原理在Kalman滤波中的应用 | 第120-122页 |
·Kalman最优递推预报器和滤波器 | 第122-124页 |
·Riccati方程及其解算 | 第124-126页 |
·渐近稳定的稳态Kalman滤波 | 第126-129页 |
·Kalman状态空间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的相互转化 | 第129-135页 |
·状态空间模型化为ARMA模型 | 第129-130页 |
·将空间状态模型中的两个噪声系统合并成一个MA模型 | 第130-134页 |
·将ARMA模型化为状态空间模型 | 第134-135页 |
·用ARMA新息模型参数求取艺阵和KP阵 | 第135-138页 |
·自适应滤波及其在隧道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 第138-145页 |
·新息模型预报器及其在隧道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 第145-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147-14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9-152页 |
·结论 | 第149-150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150-152页 |
致谢 | 第152-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2-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