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13页 |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的概念和理论 | 第15-29页 |
·相关的概念 | 第15-16页 |
·年金 | 第15页 |
·企业年金 | 第15-16页 |
·企业年金制度 | 第16页 |
·相关的理论 | 第16-22页 |
·个人责任理论 | 第16-19页 |
·企业责任理论 | 第19-21页 |
·国家责任理论 | 第21-22页 |
·企业年金的类型 | 第22-29页 |
·自愿性和强制性 | 第22-24页 |
·待遇确定型和缴费确定型 | 第24-26页 |
·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 | 第26-29页 |
第3章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 | 第29-48页 |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和特点 | 第29-33页 |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产生和发展 | 第29-31页 |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特点 | 第31-33页 |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分析 | 第33-38页 |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推行现状 | 第33-36页 |
·我国企业年金在养老保障体系的定位分析 | 第36-38页 |
·我国推行企业年金的意义及问题分析 | 第38-48页 |
·发展企业年金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 第38-41页 |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探讨 | 第41-48页 |
第4章 部分发达国家企业年金制度研究和经验借鉴 | 第48-61页 |
·发达国家企业年金的产生和发展 | 第48-51页 |
·企业年金产生阶段(美国独立战争~二战前) | 第48-49页 |
·企业年金初步发展阶段(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末) | 第49页 |
·企业年金大规模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 第49-51页 |
·发达国家的企业年金制度现状研究 | 第51-59页 |
·发达国家企业年金制度框架建设 | 第51-53页 |
·发达国家的税收优惠制度 | 第53-55页 |
·发达国家的监管制度 | 第55-56页 |
·发达国家的企业年金投资限制 | 第56-59页 |
·发达国家企业年金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59-61页 |
·法制建设受到重视 | 第59-60页 |
·税收优惠政策较为完整 | 第60页 |
·监管体系运作顺畅 | 第60页 |
·投资限制与资本市场发展密切相关 | 第60-61页 |
第5章 我国养老金替代率的实证分析及模型架构 | 第61-77页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模型架构及分析 | 第61-69页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现状分析 | 第61-63页 |
·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模型的建立 | 第63-66页 |
·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计算 | 第66-69页 |
·我国企业年金替代率模型架构及分析 | 第69-74页 |
·我国企业年金替代率现状分析 | 第69页 |
·我国企业年金替代率模型的建立 | 第69-70页 |
·我国企业年金替代率计算 | 第70-74页 |
·我国基本养老金和企业年金替代率的关系及对制度的影响 | 第74-77页 |
·基本养老金和企业年金替代率的关系分析 | 第74-75页 |
·替代率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 第75-77页 |
第6章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设的对策分析 | 第77-83页 |
·完善企业年金法律政策环境 | 第77-78页 |
·加快企业年金法律框架建设工作 | 第77页 |
·优化、补充税收优惠政策 | 第77-78页 |
·规范企业年金的发展 | 第78页 |
·提高企业年金监管的效率和水平 | 第78-80页 |
·设立专门监管机构,明确监管部门职责 | 第78-79页 |
·落实企业年金“信托模式 | 第79页 |
·建立企业年金信息披露机制 | 第79-80页 |
·加快金融体系建设 | 第80-81页 |
·适时开放投资领域 | 第80页 |
·设立风险保障机制 | 第80-81页 |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 第81-83页 |
·根据企业情况,调整年金计划 | 第81页 |
·加强宣传,提高员工参与积极性 | 第81-83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附录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 | 第88-91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页 |
已发表论文: | 第91页 |
研究报告: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