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纳米科技 | 第12-14页 |
·概念性的纳米技术 | 第12-13页 |
·实用性的纳米技术 | 第13页 |
·纳米科学中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 | 第13页 |
·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介观态物质 | 第13-14页 |
·纳米材料的性质 | 第14-16页 |
·一维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 | 第16-17页 |
·以一维纳米材料为基础的器件化应用 | 第17页 |
·氧化物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机理 | 第17-24页 |
·气相生长 | 第18-22页 |
·VLS工艺机理 | 第18-21页 |
·VS工艺机理 | 第21-22页 |
·液相生长 | 第22-24页 |
·模板辅助法 | 第22-23页 |
·无模板法 | 第23-24页 |
·一维纳米材料的形貌表征及物性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形貌观察 | 第24页 |
·微结构和成分分析 | 第24-25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5-26页 |
第二章 高分子金属络合物理论 | 第26-43页 |
·MMC的基本知识 | 第26-29页 |
·MMC的类型、形成和结构特点 | 第26-29页 |
·MMC的性质和应用 | 第29页 |
·MMC的合成和结构 | 第29-35页 |
·MMC的性质和应用 | 第29-32页 |
·MMC形成的一般原理 | 第32-33页 |
·MMC形成过程中的协同效应 | 第33-34页 |
·MMC形成的热力学描述 | 第34-35页 |
·所选用高分子物质的介绍 | 第35-43页 |
·人工合成高分子 | 第35-36页 |
·天然高分子物质及其衍生物 | 第36-43页 |
·羧甲基纤维素 | 第37-39页 |
·壳聚糖 | 第39-41页 |
·明胶 | 第41页 |
·β-环糊精 | 第41-43页 |
第三章 MMC前驱体的制备与研究 | 第43-55页 |
·MMC前躯体配置 | 第43-48页 |
·高分子有机溶液的配制 | 第44-45页 |
·混合溶液的配制 | 第45-48页 |
·热分解过程的分析 | 第48-53页 |
·高分子物质的热分解过程 | 第48-50页 |
·聚乙烯醇的热分解过程 | 第48-49页 |
·羧甲基纤维素的热分解过程 | 第49页 |
·环糊精的热分解过程 | 第49页 |
·明胶的热分解过程 | 第49-50页 |
·壳聚糖的热分解过程 | 第50页 |
·金属有机盐的热分解过程 | 第50-53页 |
·Zn(OAC)_2的热分解过程 | 第50-51页 |
·Co(OAC)_2的热分解过程 | 第51页 |
·Mg(OAC)_2的热分解过程 | 第51-52页 |
·Ni(OAC)_2的热分解过程 | 第52页 |
·Mn(OAC)_2的热分解过程 | 第52页 |
·Pb(OAC)_2的热分解过程 | 第52-53页 |
·Cu(OAC)_2的热分解过程 | 第53页 |
·FeC_2O_4的热分解过程 | 第53页 |
·本章结论 | 第53-55页 |
第四章 Si/SiO_2衬底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 | 第55-90页 |
·实验所用试剂与设备 | 第55-56页 |
·实验方案设计内容 | 第56页 |
·ZnO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研究 | 第56-67页 |
·ZnO纳米材料的介绍 | 第56-57页 |
·实验过程 | 第57-58页 |
·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 | 第58-66页 |
·混合比例及均匀程度的影响 | 第58-61页 |
·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影响 | 第61-65页 |
·不同衬底的影响 | 第65-66页 |
·不同高分子辅助溶液的影响 | 第66页 |
·ZnO纳米带形成机理及过程的初步探讨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页 |
·Co_3O_4纳米带和纳米棒的制备 | 第67-71页 |
·概述 | 第67-68页 |
·实验过程 | 第68-69页 |
·结构表征与分析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页 |
·MgO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 | 第71-74页 |
·概述 | 第71页 |
·实验过程 | 第71-72页 |
·结构表征与分析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页 |
·CuO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 | 第74-77页 |
·概述 | 第74页 |
·实验过程 | 第74-75页 |
·结构表征与分析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页 |
·Mn_2O_3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 | 第77-80页 |
·概述 | 第77页 |
·实验过程 | 第77-78页 |
·结构表征与分析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80页 |
·NiO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 | 第80-83页 |
·概述 | 第80页 |
·实验过程 | 第80-81页 |
·结构表征与分析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PbO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 | 第83-85页 |
·概述 | 第83页 |
·实验过程 | 第83页 |
·结构表征与分析 | 第83-85页 |
·Fe_2O_3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 | 第85-86页 |
·概述 | 第85页 |
·实验过程 | 第85页 |
·结构表征与分析 | 第85-86页 |
·复合氧化物一维微米/纳米结构的初步研究 | 第86-89页 |
·实验过程 | 第86页 |
·结构表征 | 第86-89页 |
·Zn/Ni/O复合物 | 第86-87页 |
·Zn/Co/O复合物 | 第87-88页 |
·Mg/Cu/O复合物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页 |
·本章结论 | 第89-90页 |
第五章 熔点法一步合成ZnO一维纳米结构 | 第90-101页 |
·前言 | 第90-91页 |
·实验 | 第91-92页 |
·渐进式升温方式 | 第91-92页 |
·急速升温方式 | 第92页 |
·丁烷火焰喷射方式 | 第92页 |
·结构表征与分析 | 第92-99页 |
·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92-97页 |
·热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97-98页 |
·升温方式的影响 | 第98-99页 |
·本章结论 | 第99-101页 |
第六章 金属/金属氧化物衬底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 | 第101-110页 |
·实验所用试剂与设备 | 第101页 |
·实验过程 | 第101-102页 |
·ZnO衬底的制备 | 第101页 |
·金属Zn衬底的制备 | 第101-102页 |
·其他金属氧化物MO_x衬底的制备 | 第102页 |
·挂膜工艺及前躯体的制备 | 第102页 |
·各种影响因素的讨论与分析 | 第102-108页 |
·金属Zn与ZnO衬底的比较 | 第102-105页 |
·不同热处理工艺的比较 | 第105-108页 |
·工业化生产模型 | 第108页 |
·ZnO一维纳米材料的微/纳操作初步尝试 | 第108-109页 |
·本章结论 | 第109-110页 |
第七章 ZnO纳米材料的光学特性研究 | 第110-117页 |
·半导体的光吸收和光致发光 | 第110-114页 |
·半导体的光吸收 | 第110-112页 |
·本征吸收 | 第110页 |
·非本征吸收 | 第110-112页 |
·半导体发光 | 第112-113页 |
·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发光特点 | 第113-114页 |
·ZnO纳米材料的光性能研究 | 第114-116页 |
·本章结论 | 第116-117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