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系统科学论文--系统学、现代系统理论论文--系统动力学论文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8-9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9页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第9-15页
     ·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综述第9-12页
     ·系统动力学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第12-14页
     ·系统动力学理论当前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结构体系第15-18页
     ·论文研究的方法第15-16页
     ·论文的章节和体系结构第16-17页
     ·论文研究的框架第17-18页
第二章 生态旅游承载力的理论基础第18-26页
   ·系统理论第18-21页
   ·承载力理论第21-23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生态旅游承载力理论分析第26-36页
   ·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内涵、影响机制及系统效应第26-28页
     ·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内涵第26页
     ·生态旅游承载力的特性第26-27页
     ·生态旅游承载力影响机制研究第27-28页
     ·生态旅游承载力的系统效应第28页
   ·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内涵第28-30页
     ·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原理第28-29页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的必要性第29-30页
     ·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步骤第30页
   ·基于生态旅游承载力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判定理论研究第30-33页
     ·判定指标体系的构成第31页
     ·基于生态旅游承载力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图谱第31页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判定方法第31-33页
   ·生态旅游承载力理论框架第33-34页
   ·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控制与改善对策第34-35页
     ·经济措施第34页
     ·规划措施第34页
     ·教育措施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第36-47页
   ·生态旅游承载力评价研究第36-39页
     ·生态旅游资源承载力第37页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第37页
     ·生态旅游参与者承载力第37-38页
     ·生态旅游产业承载力第38页
     ·生态旅游系统模型第38-39页
   ·生态旅游系统资源承载力分析第39-40页
     ·生态旅游系统资源构成第39页
     ·生态旅游系统资源承载力模型的建立第39-40页
     ·模型仿真及讨论第40页
   ·生态旅游系统环境承载力分析第40-42页
     ·生态旅游系统资源构成第40-41页
     ·生态旅游系统环境承载力模型的建立第41-42页
     ·模型仿真及讨论第42页
   ·生态旅游系统参与者承载力分析第42-44页
     ·生态旅游系统参与者构成第42-43页
     ·生态旅游系统参与者承载力模型的建立第43页
     ·模型仿真及讨论第43-44页
   ·生态旅游系统产业承载力分析第44-45页
     ·生态旅游系统产业构成第44页
     ·生态旅游系统产业承载力模型的建立第44页
     ·模型仿真及讨论第44-45页
   ·生态旅游系统承载力分析第45-46页
     ·生态旅游系统构成第45页
     ·生态旅游系统承载力模型的建立第45-46页
     ·模型仿真及讨论第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实证分析第47-58页
   ·四川九寨沟风景区基本情况第47-53页
   ·九寨沟生态旅游系统承载力模型第53-54页
   ·对九寨沟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总结第58-59页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与旅游经济结合的滨海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以山东四座黄海海滨城市为例
下一篇:旅游项目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