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口腔修复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8-11页 |
·口腔陶瓷材料 | 第8-10页 |
·国内口腔修复用陶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修复体表面质量 | 第11-12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Vita Mark II齿科陶瓷磨削试验 | 第13-19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试验资料 | 第14-15页 |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试验条件 | 第14页 |
·试验过程 | 第14-15页 |
·试验设计 | 第15-18页 |
·确定试验指标和因素水平 | 第15-16页 |
·实验方案及结果 | 第16-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Vita Mark II齿科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试验数据分析 | 第19-58页 |
·引言 | 第19页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_a值的数据分析 | 第19-24页 |
·试验指标和因素水平 | 第19页 |
·直观分析 | 第19-21页 |
·方差分析 | 第21-23页 |
·结果讨论 | 第23页 |
·最优水平组合下指标均值的估计 | 第23-24页 |
·轮廓最大高度Ry值的数据分析 | 第24-27页 |
·试验指标和因素水平 | 第24页 |
·直观分析 | 第24-26页 |
·方差分析 | 第26页 |
·结果讨论 | 第26-27页 |
·最优水平组合下指标均值的估计 | 第27页 |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_z值的数据分析 | 第27-30页 |
·试验指标和因素水平 | 第27页 |
·直观分析 | 第27-29页 |
·方差分析 | 第29-30页 |
·结果讨论 | 第30页 |
·轮廓均方根偏差R_q值的数据分析 | 第30-33页 |
·试验指标和因素水平 | 第30页 |
·直观分析 | 第30-32页 |
·方差分析 | 第32页 |
·结果讨论 | 第32-33页 |
·最优水平组合下指标均值的估计 | 第33页 |
·轮廓最大峰高R_p值的数据分析 | 第33-36页 |
·试验指标和因素水平 | 第33-34页 |
·直观分析 | 第34-35页 |
·方差分析 | 第35-36页 |
·结果讨论 | 第36页 |
·最优水平组合下指标均值的估计 | 第36页 |
·轮廓最大谷深R_v值的数据分析 | 第36-39页 |
·试验指标和因素水平 | 第36-37页 |
·直观分析 | 第37-38页 |
·方差分析 | 第38-39页 |
·结果讨论 | 第39页 |
·最优水平组合下指标均值的估计 | 第39页 |
·轮廓单峰平均间距S值的数据分析 | 第39-43页 |
·试验指标和因素水平 | 第39-40页 |
·直观分析 | 第40-42页 |
·方差分析 | 第42页 |
·结果讨论 | 第42-43页 |
·最优水平组合下指标均值的估计 | 第43页 |
·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R_(pm)值的数据分析 | 第43-47页 |
·试验指标和因素水平 | 第43页 |
·直观分析 | 第43-45页 |
·方差分析 | 第45-46页 |
·结果讨论 | 第46页 |
·最优水平组合下指标均值的估计 | 第46-47页 |
·轮廓偏斜度R_(sk)值3 的数据分析 | 第47-50页 |
·试验指标和因素水平 | 第47页 |
·直观分析 | 第47-49页 |
·方差分析 | 第49页 |
·结果讨论 | 第49页 |
·最优水平组合下指标均值的估计 | 第49-50页 |
·轮廓峭度R_(ku)值的分析 | 第50-54页 |
·试验指标和因素水平 | 第50页 |
·直观分析 | 第50-52页 |
·方差分析 | 第52-53页 |
·结果讨论 | 第53页 |
·最优水平组合下指标均值的估计 | 第53-54页 |
·多指标的综合分析 | 第54-57页 |
·表面粗糙度R_a、R_y 、R_z、R_q、R_p 、R_v值的综合分析 | 第54页 |
·表面粗糙度S、R_(pm)值的综合分析 | 第54页 |
·表面粗糙度R_(sk)、R_(ku)值的综合分析 | 第54页 |
·表面粗糙度R_a、R_y、R_(sk)值的综合分析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58-60页 |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58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58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