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1-1 三维实体造型 | 第9-10页 |
1-1-2 虚拟装配技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AutoCAD简介及其二次开发环境 | 第13-22页 |
2-1 AutoCAD的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2-1-1 AutoCAD发展简史 | 第13-14页 |
2-1-2 AutoCAD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2-2 AutoCAD的系统二次开发环境及工具介绍 | 第15-21页 |
2-2-1 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15页 |
2-2-2 AutoCAD的二次开发语言概述 | 第15-16页 |
2-2-3 利用ObjectARX编写简单程序 | 第16-19页 |
2-2-4 AutoCAD的数据库概述 | 第19-20页 |
2-2-5 ObjectARX类库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电气产品实体造型技术 | 第22-35页 |
3-1 参数化设计实体造型技术简介 | 第22-24页 |
3-1-1 参数化设计技术 | 第22页 |
3-1-2 实体造型技术 | 第22-24页 |
3-2 AutoCAD实现参数化实体造型 | 第24-34页 |
3-2-1 绘制实体过程 | 第24-26页 |
3-2-2 生成菜单 | 第26-28页 |
3-2-3 利用自定义实体绘制零件实体 | 第28-32页 |
3-2-4 整个流程及涉及的程序 | 第32-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实体虚拟装配技术 | 第35-51页 |
4-1 虚拟装配技术简介 | 第35-36页 |
4-1-1 虚拟装配技术的含义 | 第35页 |
4-1-2 虚拟装配的分类 | 第35-36页 |
4-2 利用AutoCAD实现虚拟装配 | 第36-45页 |
4-2-1 装配实体位置变换 | 第36-38页 |
4-2-2 装配的约束类型 | 第38-43页 |
4-2-3 零件的干涉检测及尺寸公差 | 第43-45页 |
4-3 装配结果 | 第45-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总结 | 第51页 |
5-2 论文中的不足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资料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6页 |